随着阵阵微风,烟田里碧浪翻滚。正值一年一度的烤烟丰收季,农户们头戴草帽,采摘的采摘,运送的运送,繁忙的穿梭于烟田之间。
(烟农采收烟叶)
“今年烤烟长的好!自从咱们这里实施了高标准烟田建设项目,农机好下田了,在田里面种烟、施肥、采收等操作方便了,也省时省力了。”一位采摘烟叶的村民李大爷笑着说。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局烤烟工作站站长王安华介绍,三年来,播州烟草深入贯彻落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完善田、水、路、机、房等烟田综合配套为目标,整合多方资源,持续推进烟区宜机化改造,已累计实施高标烟田建设7650余亩。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改善
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将高标准烟田建设作为服务和助力耕地保护的有力举措抓实抓好。按照“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原则,统一建设标准,围绕表土剥离回填、田埂修筑、烟田防护等开展地块轻度整治,着力提升整治区的“宜机化”水平,同步实施土壤改良和培肥措施,注重维持与提升烟田地力,配套建设排灌渠、机耕道、作业便道、农机下田口等设施,做到高标准烟田区域能排、能灌、能下农机。
(枫香镇枫园高标准烟田建设区)
(泮水镇遵金高标烟田建设区)
(西坪镇乐稼高标烟田建设区)
(高标烟田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数字信息建设
在高标准烟田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高标准烟田建设区域的生产信息化体系。及时将工程信息、地块信息和土壤信息录入贵州烟草数字烟田智慧农业系统,做到高标烟区随时可查。并自建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高标烟区实时可看。建设田间气象站并结合数字烟田系统功能,实现了种植信息、土壤信息及气候条件等农业信息可查可看。
(贵州烟草数字烟田智慧农业系统)
(高标准烟田视频监控系统)
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充分发挥播州作为全国首批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的引领作用,整合烤烟合作社、社会通用农机资源,高标烟区内实现烤烟种植烟地深翻、开沟、起垄、植保等关键环节实现100%机械化作业。并积极试验推广移栽、施肥、烘烤上烟、采收等环节农机,在条件良好区域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轮作的水稻、蔬菜种植等,基本实现了作业机械化。
(大型农机使用)
(轮作水稻的农机使用)
(轮作蔬菜的农机使用)
泮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陈斗分介绍,高标准烟田建设,不仅夯实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有效助推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通过建设不仅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陈斗分看来,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了“三个有益”,有益于融合发展、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枫香镇花茂村红岗产业融合发展)
有益于融合发展
烟草与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种植分布有较高重合度,科学轮作能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平衡土壤养分、抑制土传病虫害。在建设区域内,以烤烟规模化种植为支点,撬动辣椒、蔬菜(食用菌)、绿色“稻+”等非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以烤烟、水稻、蔬菜种植为主的春季种植;以大葱、羊肚菌、芥菜、油菜种植为主的秋冬季种植。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升,显著提高了土地的综合产值效益。
有益于产业增效
通过高标准烟田建设,持续完善烟地农机作业条件,并随着烟区产业综合体和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园区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力,持续推动生产减工降本、产业提质增效。并在建设区内,试点推广产业工人中心,以产业工人中心为载体,通过移栽器、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新机具使用,达到烟叶生产亩均用工16个左右,非烟产业专业化服务率55%以上。
有益于农民增收
通过高标准烟田建设,显著改善了田、水、路、机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将以往田块小、农机作业条件差的“巴掌田”,变成了现在宜机、宜耕、稳产的“整片田”。在建设后,土地连片规模增加并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促进了种植主体土地流转积极性,原来不好出租的土地,现在变得好租了。当地农民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费、就近务工实现了增加收入。
王安华介绍,通过高标准烟田建设,显著改善了烟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将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景象变成现实,烟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同步改善。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