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苗吐新绿,烤烟移栽忙。云端下的烟田满“栽”新希望,机器轰鸣声不断,垄上打孔、放苗、浇水、覆膜、压土……在陕西咸阳烟区广袤的田畴沃野上,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涌动的“新质生产力”正“大显身手”。
“一早百早,百早百好”,与以往不同,为高质量抓好烤烟移栽工作,促进烟株早发快长,让烟叶充分成熟,躲过秋淋影响,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烤烟移栽“关键期”按下“快进键”,机械化+“膜下移栽”+“井窖式移栽”的“双向奔赴”如火如荼。
咸阳市局(公司)推广机械化移栽,大大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
截至4月底已完成大田移栽任务的94%,较往年提高了70%。5月初,咸阳彬州市、旬邑县9600亩烤烟,约1000万株烟苗圆满完成移栽,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为烤烟生产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员先锋队助农跑出“加速度”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乡亲们说种烟不错,我就把分散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土地流转来尝试着种烤烟。”2022年,在彬州永乐镇上经营着一家农资门市的张刚平,听前来买化肥的乡亲们说种烟不错,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到烤烟种植属于合同种植,政策扶持力度大,技术指导全过程,种植收益有保障,于是说服在城里务工的爱人返乡共同创业。
“好土地里怎么种出好烟叶?一靠政策、二靠技术、三靠勤劳。”张刚平脸上挂满了喜悦。让张刚平想不到的是,只经过一年的试种,他就从“门外汉”逐步成为了政策上的“明白人”、技术上的“能干人”、管理上的“精细人”。
“进入四月下旬,我非常担心不能及时移栽,感谢烟草公司党员志愿者来帮助我种植烤烟,比往年移栽提早了三天,这更加增强了我们这些烟农种植烤烟的决心和信心。”张刚平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告诉笔者,他今年种植了80亩,这两天大家都在忙着种植自己家的辣椒和烤烟,请人不是很好请,最近下雨比较多,又适合种植,正担心不能及时移栽,不想有志愿者前来帮忙,这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烟农盼啥,烟草公司就帮啥。当前,产业综合体、密集烤房等一应俱全,覆膜机、移栽机、微耕机等烟用机械作业效率高,用工成本减少,真正解决了种烟劳动强度大,雇工难雇及工贵的问题。此外,“马栏烟叶掌上通”服务平台种植技术快捷方便,还把专家请进田间地头,提供面对面技术服务。技术员采取课堂教学、田间示范、微课堂的方式,向烟农提供种管、采烤、分售全流程服务。
“咱烟草公司心贴心的服务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仅为种植烤烟吃下了定心丸,更让我明白烟草公司在真心帮着烟农在土地里挖效益,想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站在一旁的张刚平妻子也是一脸灿烂。
连日来,在咸阳市局(公司)党委的号召下,全市系统各党支部积极响应,组织党员突击队,通过结对共建、“主题党日”等形式,建立健全“支部+党员+烟农”模式,开展为农、爱农、助农系列活动,下沉工作力量到田间地头,主动对接烟农,为烟农解难题、办实事,打通服务烟农的“最后一公里”,烟草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帮助烟农增收致富,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在烟田移栽现场,一辆满载烟苗的三轮车不停穿梭在田间地头,咸阳烟草系统14个党支部227名党员志愿者沉下身子、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地头,个个热情洋溢、干劲十足,与烟农们一起抢抓时令,大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共同助力移栽烟田面积216亩,掀起了烤烟大田移栽的热潮。
烤烟生产机械化奏响春耕生产“进行曲”
曾经的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由于道路不通,产业不兴,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子成了“空心村”。为了帮助马栏村脱贫致富,近年来,咸阳市局(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烟叶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全流程管理体系为抓手,以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突出稳规模、转方式、优结构、强基础、促增收,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为马栏村修建砂石路,并投入人力物力,持续增强烟叶发展内生动力。
旬邑县大丰育苗工场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种植有机蔬菜。
“自从烟草公司扶持配套了各式各样的机械,我们种烟就省事多了,很多环节全部由机械完成,省时省力又省钱。”马栏村烟农蒋胜利直竖大拇指。
产业兴,村民富。马栏村烤烟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投身烤烟种植。
彬州市永乐镇是咸阳烤烟优质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烟草部门不断改进烤烟育苗、栽培、烘烤技术,并给予烟农全程技术指导,努力提升烤烟品质,为产业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我去年种植了80亩烟叶,加上别的收入,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烟农文天喜说,机械化栽烟比以前人工栽烟的确实好。以前人工种植一天,平均一人种植一亩地,现在机械化种植,八个人可以种植20多亩,浇水也比较匀称,每株上水量是一斤到一斤半左右,成活率也比较好,苗长得好。这些年自己种烟挣钱了,在县城也买了敞亮的房子,开着小车发展产业,日子越过越滋润。
粮烟融合提质增效产生“高质量”
旬邑县烟区目前共有4个烟苗育苗工场,由育苗专业户集中管理,实行集约化育苗,精准落实育苗管理措施,确保了壮苗培育。
纸坊村位于旬邑县城以东九公里处的山坳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群众居住比较分散。今年39岁的杜海艳夫妇是旬邑大丰育苗工场育苗专业户,主要为周边烟农提供育苗服务。
“我们现在有11个育苗大棚,采取湿润育苗,育苗共17000多余盘,供苗面积约2000亩。目前,大量烟苗已移栽完成,棚内现在剩余200盘左右,等待后期的补苗使用。”杜海艳介绍道:“在烟草公司的指导帮助下,去年在烟叶育苗棚尝试种了2棚甜瓜、2棚圣女果,品质非常好、消费者欢迎,配套些采摘活动,除去成本一个棚净收入1万元,加上育烟苗的收入,每个棚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明年还要多种点!”
咸阳烟区引导农户采用粮烟产业融合模式,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图为春耕现场。
“我们在育苗中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洗盘、装盘、播种、剪叶,工场化湿润育苗100%。”旬邑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杨照补充说。
杜海艳夫妇所在的纸坊村,是从县城去红色马栏旅游胜地的必经之路,游客都会在纸坊村停下来,感受纸坊村瓜果田园的丰收乐趣。正是有了烟叶育苗棚的多元化经营,才让夫妇俩又有了一份新收入。
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烟农增收,近年来,咸阳市局(公司)着力打造以烟为主的“旬马产业长廊”多元融合发展,做实做细全流程管理,推进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绿色化生产,创建省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展“烟粮”轮作,辐射大农业催生多产业发展,开展多元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渭北赛江南、马栏稻花香”,“旬马产业长廊”千亩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和洋葱种植示范基地已成为产业“亮点”。每逢夏季时节,游客到马栏革命纪念馆、马栏河湿地公园、阳坡头红色影视基地等旅游景点旅游,不仅可以一睹关中“小江南”的芳容,还可以欣赏葱郁的烟叶随风摇曳,在不一样的“梦里水乡”,看风车转动,听虫鸣鸟叫,感受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魅力。
与此同时,咸阳市局(公司)以发展职业烟农为支撑,持续打造“红色马栏”烟叶品牌,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种植主体,完善和提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他们还不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粮烟融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让“一季生金”变为“四季来财”。在咸阳,从“一株烟苗”到“一片黄金叶”,咸阳烤烟产业从传统种植到全程机械化,从技术指导到服务亲情化,从机艺融合到粮烟融合现代化提质增效,铺就了乡村振兴致富路,绘就了产业兴、烟区美、烟农富的壮美画卷。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