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水陌青田”烟区产业综合体,绿油油的麦田里,一株株烟后小麦正茁壮生长着,在蓝天的映衬下一片生机盎然。
在普者黑村“水陌青田”烟区产业综合体中,经常会看到一个穿着民族服装的身影在田里劳作。他就是普者黑村的村民张伟军,同时也是个名副其实的“铁杆”烟农。
张伟军在烟地查看烤烟长势(资料图)。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 供图
张伟军自小就跟烤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父母都是烟农,从普者黑村开始发展烤烟产业的时候家里就一直种烟,烤烟成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1996年,张伟军也加入了种烟队伍,一干就是20多年。
“那时候都是用牛犁地,我们一家三口从早干到晚才能犁四、五亩地,费时又费力,每年从开始栽烟一直要忙到最后一车烟交进烟站。”回忆起以前种烟的岁月,张伟军感叹道。
“不过现在烟农的日子好起来了,种烟都是靠机械,只需要一部手机,在‘云滴农机’上‘滴’个机手,一天可以犁40多亩地。”谈起现在的烤烟种植,张伟军说,不只是犁地,起垄、打塘、中耕、无人机植保等环节,只要通过手机下单,都能获得“上门服务”,还能自主挑选心仪的机手,十分便捷。
整地时节,大型拖拉机在地里来回作业,一台机械就可以实现犁、耙、垄、塘全作业;中耕时节,中微型中耕机中耕培土,无人机喷肥施药,而张伟军只用在机手作业完后进行验收付款即可。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的张伟军,更坚定了种烟的信心。2023年,张伟军在普者黑村“水陌青田”烟区产业综合体里租赁了50亩地种植烤烟。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这些“金叶子”最终变成了“红票子”。
近年来,丘北县大力推广“烟+N”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烟区产业综合体为示范点开展烟后作物种植。烟叶采收结束后,张伟军在生产技术员的建议下栽种了30亩玉米和16亩小麦。“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在家休息了,但是我现在还在地里忙活,谁能想到,一块地可以有多次收成,真正实现‘一年多收’。”张伟军说。
为破解烟叶产业发展瓶颈,丘北县积极探索创新村党组织领办烤烟种植型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当听说丘北县政府计划在千亩以上的种烟村成立烤烟种植型合作社的时候,张伟军便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功当上了全县第一家种植型合作社的社长。种植型合作社通过引导烟农以土地经营权、自有设施设备、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就近就地吸纳烟农和其他劳动力资源入社,实现社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我从小就开始和烤烟‘打交道’,我的父母靠种植烤烟养育了我,我也靠种植烤烟养育了我的儿女,是烤烟撑起了我的家。”张伟军说,如今他的儿子在烤烟综合服务合作社里担任辅导员,指导农户种植烤烟,延续着他的“烟草情”。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