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天气逐渐变冷,但云南省昌宁县更戛乡田头村村民的劳作热情却一点未减。走进田头村,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刨土、归集、装篓、搬运……一个个“藏”在地里的茯苓被采挖出来,田间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茯苓种植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弹性就业岗位,这个“土疙瘩”成了乡亲们的“致富宝”。
“这东西种起来也不复杂,整好地、点好菌、埋好土就可以,不用耗费太多功夫。”说起茯苓种植,村里的刘鹏可是一把好手。
刘鹏刚从地里挖出的茯苓。秦蔚摄
别看他如今说起茯苓种植来头头是道,然而,在刚开始种植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菌种怎样选?均孔打多深?土要盖多厚……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带动乡亲发家致富,我们经常组织外出学习,引进种植了多种农产品,但结果都不理想,群众的意见也比较大。去年,经过多方走访,发现茯苓种植条件与昌宁的气候比较适宜,而且产量价格也不错,我们就动员大家种植,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最终,茯苓种植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戛乡田头村党总支书记段建忠说。
过去,由于受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田头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有限,自从引入茯苓种植,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我家今年种了3亩多茯苓、40亩烤烟,加起来收入近40万元,只要肯下功夫,发家致富不成问题。”说起种茯苓、种烤烟,刘鹏显得很是自信。
刘鹏家收获的“茯苓山”。秦蔚摄
在田头村,类似刘鹏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种出“金叶子”,挖出“金疙瘩”,“烤烟+茯苓”成为田头村村民增收的种植模式。
依靠种植烤烟,田头村农户2023年实现收入524.8万元,户均收入5.35万元;种植茯苓预计年收入8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导向,开拓销售渠道,计划引进龙头企业,开通直播销售,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展思路,努力形成‘小产品、大产业’。”谈起未来,段建忠满眼期待。
山间劳作不觉累,唯有喜悦在心间。没过多久,刘鹏家的茯苓已装了满满一车。洋溢在群众脸上的笑容与冬日的层林尽染交织,一幅幅“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画面尽显眼前。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