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采烤季,落黄的烟叶一片连一片,呈现出一幅丰收的景象。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法水村的李银正穿梭在烟田中,熟练地采摘着烟叶。
李银今年28岁,是乡里种植面积最大、最年轻的职业烟农。
李银在烤房前编烟(9月5日摄)。程军 摄
2017年,李银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毕业后,进入某地街道办事处工作,这份工作对他来说,虽然稳定却没有挑战性,他认为,应该趁着年轻多闯、多拼、多干,才能活出彩。2018年底,李银果断辞去工作回乡种植烤烟,当起了“新农人”。
下定决心回乡种植烤烟以后,为了提质增产,李银开始认真学习烤烟种植技术,从集中移栽到成熟采烤,从一亩绿田到一袋金叶,烤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用心学习。法水村的烤烟辅导员金美柱说:“李银种烤烟的第一年,是我手机来电最多的一年。”
“最开始的那年,父亲把几十年种烟的经验手把手地教给了我,烟站技术员也成了我烟田的常客,给我送来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李银表示,经过一年的试种,他积累了不少经验,第二年争取了60亩的合同面积。
近年来,隆阳区烟草先后示范推广了膜下小苗移栽、水肥一体化、合理留叶、清洁烘烤等技术,李银总是第一个响应,并积极参加烟叶工作站组织的培训,用心将新技术吃好吃透。凭着这股钻劲和闯劲,以前那个“门外汉”,已经成了村里种植水平数一数二的“田秀才”。
借着地方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好政策,李银把家里的烤房、农机都“大换血”。老烤房升级成了智能可视化烘烤的生物质燃料大烤房,旧农机更新成了新机械。目前,李银共有新能源烤房25座、旋耕机4台、起垄机2台、覆膜机4台。
“随着机械作业日益普遍、种植技术越发成熟、各种政策补贴愈发完善,我们种烤烟就更加有保障。”李银介绍,去年他种植了96亩烤烟,一亩平均收入在4900元左右,今年种了98亩,也将是个丰收年。
除了种烤烟,李银今年还种植了50亩甘蔗、30亩玉米,请了村里许多人帮自己干活,间接性增加村民在家务工收入。
从办公室放下“笔杆子”到田地间扛起“锄把子”,李银勇于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加入“新农人”的跑道,把一片片“绿叶子”变成致富的“黄金叶”,努力续写着致富增收新篇章,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