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烟叶产业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以粮烟融合发展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抓手,在重点核心产烟县高标准打造“烟叶主业高效、多元产业融合、管理方式先进”的产业综合体,构建高水平“烟叶+N”特色产业体系和粮烟经“四年两头种”轮作种植模式,探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科学耕作制度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构建以烟为主科学轮作制度,宜粮宜烟和谐共生
九月,金叶飘香。洛阳市洛宁县王村烟农曲秀康正忙着将刚刚采收回来的烟叶装炕。“按照烟草部门的指导,我们实行倒茬轮作,今年烟叶长势喜人。”看着眼前一排排变黄的烟叶,曲秀康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洛阳,洛宁县是烟叶大县,经过多年大规模连续耕作,烟区存在烟田病害多发、烟农持续增收乏力等问题,传统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种植生态条件变化。为此,洛阳市局(公司)在全市烟区推广“绿色、生态、循环”生产理念和“四年两头种”轮作种植模式,发展粮烟经生态循环有机农业,在烟叶生产中建立烟叶前茬种植档案,合理调茬,以油菜、甘薯、谷子等前茬作物代替玉米等不适宜前茬作物,既降低了病害发生率,又提高了烟农收益,土地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单种小麦、玉米,每亩地的年产值约2000元。如果轮作种植烟叶、油菜、红薯等,每亩地的年产值能提升到5000元。”洛阳市局(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副主任苗圃说。
洛阳市局(公司)为王村定制了科学的烟田管理方案和烟叶种植技术规程,“烟叶—小麦—油菜—烟叶”四年两头种的绿色种植新模式落地。同时,洛阳市局(公司)与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合作,在宜阳县高村镇3000多亩烟田尝试“烟叶+红薯”种植模式。
此外,洛阳市局(公司)积极与各烟区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划闲置土地。在洛宁县流转土地1万余亩,试点运行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型合作社,推进土地股份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改革,探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土地作为集体股份入股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着力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以此为基础,洛阳市局(公司)将烟叶产业纳入全市大农业发展体系,围绕现代高效农业要求开展基础建设,综合利用烟田基本设施,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共通、生态互益,烟叶生产与大农业生产深融互促,以“烟叶+N”的特色产业模式蹚出了一条烟叶产业与多元产业“双环”驱动的烟农增收新路子。
打造粮烟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聚链成群多元发展
在落实好科学轮作的基础上,洛阳市局(公司)积极探索粮烟融合发展新路径,围绕盘活烟区资源、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开展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烟草农业全产业链条。
2022年,洛阳市局(公司)与重点产烟县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围绕核心烟区建设开展合作共建,充分发挥烟叶产业政策优势和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推动粮烟经作物产业化经营。比如,在洛宁县全县范围大力推广油菜种植,并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打造油菜观光带,发展“烟花经济”;配套投资兴建菜籽油生产车间,以粮油加工打通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生态有机肥项目,实现烟秆、粮油废渣还田再利用;依托村集体合作组织成立强村公司,创立农产品特色品牌,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
“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粮烟经融合示范区,示范区规划面积约1.4万亩,其中烟叶7000亩、粮经作物7000亩。”洛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郭磊介绍道。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洛阳市局(公司)全力做好设施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驱动、品牌渠道建设“三篇文章”,纵深推进烟叶与粮食等非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洛宁粮烟经、宜阳烟薯两大产业集群,多元产业融合正逐步形成从产品到产业以点带面的全新发展格局。
依托烟叶产业,洛阳烟区产业综合体集聚优质土地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合作利用与产业的协调互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通过现代化烟草农业产业体系带动了烟叶产区产业振兴、农民富裕。
“我们将持续把烟叶产业放在‘三农’工作中一体推进,大力推动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着力构建主要依靠本地产业支撑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烟叶主业稳增收、产业融合促增收、利益联结拓增收’新途径、新模式,全力服务烟区经济社会发展。”洛阳市局(公司)副经理汪孝国说。
一线声音
河南洛宁县局(分公司)马店烟站负责人王世宇
多元化产业的推广,进一步提升了烟田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像我们推广的“烟田+油菜”新型种植模式中,油菜具有成本低、长势快、短时期合理轮作的优势特点,翻压后腐熟分解快,其产生的腐熟物质可以提高和活化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烟草根系的发育,抑制根茎类病害的发生,烤后烟叶色泽鲜亮,品质得到提高,既节省病害防治成本,又能提高烟田效益,更能兼顾生态保护,实现烟叶产业与大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同时,我们鼓励烟农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种植蔬菜,发展轮作循环农业,有效利用育苗大棚出苗后的“空窗期”,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增收,也让育苗大棚发挥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好助力了乡村振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