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漳平市白沙镇黄坂村新建的13座拆装式轻钢保温结构密集烤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黄坂村烟农李福顺指着烤房旁的烟田对笔者笑着说:“这片田以前杂草丛生,现在变成我们的致富田了。”
近年来,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不断完善“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撂荒地复垦工作,让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基础更加坚实。
多方协同解决撂荒难题
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当地有的村子存在耕地撂荒现象。为了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多次与当地乡村干部进行座谈,共谋撂荒地复垦、稻烟产业融合发展之计。经过研讨,双方达成共识:在落实烟叶种植计划的基础上,利用撂荒地发展稻烟产业;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承包撂荒地复垦复种,并在生产设施等方面给予帮扶;落实工作责任制,保障复垦进度。
“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复垦撂荒地种稻种烟,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白沙镇官洋村党支部书记詹金珠说。
近年来,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农户复耕撂荒地3000多亩,补贴建设机井、提灌站等项目10个。今年,全市通过稻烟轮作预计产生经济效益1.47亿元。
“拎包入住”助力土地焕发生机
为了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提高土地耕作效率,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白沙镇岩下村试点“拎包入住”产业发展模式,对农户进行一对一帮扶、提供一站式服务。
岩下村返乡青年吴懋华等人成为“拎包入住”产业发展模式的第一批受益人。在当地政府部门和烟草公司的帮助下,他与双洋镇两名老烟农联合种稻种烟,当年便获得人均近10万元的收益。去年以来,漳平市异地种烟的烟农共计27人。
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总结试点经验,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合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以“筑巢、引凤、固凤”的模式实现“花香蝶自来”。
村社携手流转土地。实行“村委会+合作社”为主体的土地流转模式,帮助种植户协调解决灌溉等问题,让其“安心、放心、舒心”耕种。
站站联合培育烟农。老烟区烟站推荐经验丰富、有种植意愿的烟农到新烟区种植,做好人才输出;新烟区烟站做到“引一户、留一户、育一片”,提升本地烟农种植水平。
多方合力建设烤房。按照“规划先行、统一标准、绿色智能、集群建设”思路建设烤房。对没有烤房的烟农,通过“以租代建”的方式解决烘烤问题。
社社合作加强服务。以烟农合作社为主体、其他合作社为补充,为农户提供农机租赁、机械作业、种采烤分一体化等服务。
如今,“结伴而行、异地种烟、综合配套”的“拎包入住”产业发展模式日渐成熟。今年,漳平共建立了12个“拎包入住”产业发展单元。
规模发展实现致富增收
在位于梅花山南麓的万安镇竹贯村,群山环抱的300亩烟田上空云雾缭绕,好一个“古朴万安、翠碧家园”。
竹贯村党支部书记温水平说:“我到雁石镇九斗村考察了解到,当地20多户村民通过稻烟轮作实现了致富增收。所以,我就想把稻烟轮作模式引入我们村。”去年10月,温水平与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系发展稻烟轮作产业。经过考察,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决定在万安镇的竹贯、松洋、西贯三个村种植特色品种“翠碧一号”。
在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指导下,“拎包入住”产业发展模式在万安镇落地生根。双洋镇青年烟农程荣华怀着致富梦想来到竹贯村,承包了300亩土地进行稻烟轮作。在烟技员的帮助下,程荣华添置了起垄机、覆膜机、培土机、水肥一体机。他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好日子一定会到来。
“在助力撂荒地复垦、推进烟稻轮作工作中,我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廖开平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