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亏了烟草公司的帮助,俺家的耕地一亩也没浪费,全生出‘金豆子’了。”说这话的是山东日照岚山区黄墩镇秦家滩井村烟农张玉霞。今年她除了种植80亩烟叶,还在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黄墩烟站烟技员的指导下,将不适于种植烟叶的25亩耕地种上了红薯,实现了双产双收。
“土地轮作是科学提高土壤肥力、实现优质生产的有效措施。我们已经协调地方党委政府,明年将规划3000亩‘烟叶+经济作物’轮作区,到时候烟农的年收入会更高。”黄墩烟站站长张志超说道。
“在哪儿种烟”,是当前影响烟叶产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加大适宜植烟区域的调控和轮作力度,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立足轮作这个重点,对全区烟叶生产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从“为什么土地流转率低、为什么选择宜烟地块难、为什么烟田轮作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适宜种烟土地流转难。
通过以上分析,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对土地流转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调整,将土地流转的责任主体由烟站工作人员变为烟站党支部党员,将工作重点由与烟农沟通交流变为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植烟村党支部支持。
在此基础上,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组建了由烟草公司、植烟村党支部、烟农专业合作社和烟农构成的“商村社农”联合工作组。为找到适宜的流转土地和轮作地块,联合工作组开展了系统勘察,结合水源保障、土地情况等,研究适宜植烟土地布局,掌握了第一手土地资源信息。
联合工作组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争取政策支持、资源支持,把烟田轮作融入地方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从规模化种植、精益化管理、专业化作业、集约化经营角度出发,制定不同作物布局、选种、施肥、灌溉等方案,通过集成化、标准化管理,为提升轮作区的作物品质打牢基础,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
为解决土地流转、烟田轮作困难和人地资源不匹配问题,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按照植烟规划方案,统一规划植烟片区,统一开展烟田轮作。根据烟农需求,村办合作社统一对流转土地进行分配,让想种烟、会种烟的人在最适宜的土地上种烟,有效节省了烟农的种烟成本。同时,村办合作社统一与烟站签订收购合同,不但解决了“在哪儿种烟”“谁来种烟”的问题,还有利于烟站进行烟叶品种和面积管控,进而更好地开展网格化技术指导服务,达到“种好烟”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地方增税、烟农增收、合作社增效、企业增利”的共赢局面。
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对此,黄墩烟站烟技员刘洪玉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对一系列轮作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水旱轮作是一种快速的土壤培肥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因为烟叶在生长过程中对钾、磷的需求较大,所以施肥量也较多。烟叶与水稻轮作,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剩余的养分,还可以加速土壤腐殖质、有机质等肥力的均质化。”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有序推进,烟叶根腐病、花叶病明显减少,土地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今年,岚山区烟田轮作率达到100%。岚山区规划基本烟田轮作土地500亩,其中种植红薯200亩,种植丹参300亩,总产值达到260万元,同比增收30万元,烟农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满足烟农的需求是我们的目标。土壤肥力是影响农作物生产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充分利用不同农作物对土壤肥力产生的效应,形成烟田轮作、多元发展的高效种植模式,对推动烟叶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岚山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孙炳高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