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湿度54.1%RH,测点温度27.3℃,土壤温度32.9℃……”8月12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宣城试验基地,一台电子显示屏映入笔者眼帘,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基地各项实时监测的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实时显示的,一旦有异常,就会自动报警。四个传感器分别插在烟叶试验田,可以测墒情、土层的温度,深土层和浅土层。屏幕上的数据折线,黄线代表空气湿度,蓝线代表空气温度,红线代表测点温度,黑线代表土壤温度……”技术员徐方正介绍,该基地近期新安装了一套智慧植保信息化系统,田间有一套传感器、气象观测站、温室宝和一套物联网监控系统,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实验室大屏显示,还可以连接电脑和手机观看。同时,基地还在智能虫情检测报告方面开展数字化应用,田间的虫情测报灯能够自动诱虫和捕虫,还能生成一段时间内的虫情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
“每年立秋前后是皖南烟区水稻‘双抢’的时节,中稻要收割,晚稻要栽种。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生长的主要害虫,当它的数量达到一定高峰,可能会危害到基地试验烟叶和轮作的优质稻。接到智能虫情测报后,我们要进行无人机飞防,从而指导植保工作开展。”据皖南烟叶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王志勇介绍,无人机飞防的操作,实现了对害虫的精准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使用量。而田间的气象站,还可以进行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做到48小时内降水预测,让需要晴好天气进行的整地起垄、烟叶采烤等田间农事操作更加便利。“未来,这些数字化的应用成果就会扩大应用到皖南烟区各地。它不仅可以进行物联网远程控制,统筹调配时间,还有效节约了人工劳力,实现了精准管理、降低农残、降本增效。”
为积极贯彻实施安徽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增”行动,进一步加快皖南烟区数字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升现代烟草农业数字化应用水平,皖南烟叶公司以“绿色+智慧”为烟叶生产插上“科技翅膀”,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烟草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组建“互联网+”协同创新团队,积极借助多家科研院所技术力量,联合开展数字农业项目研究,积极探索数字农场建设,促进农业降本增效,加快现代烟草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