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有30多年种烟历史。
2020年以来,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按照“政府主导、烟农主体、烟草援建、多方参与”运行机制,试点建设和平烟区产业综合体,面向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工业企业客户需求,依托烟农合作社,强化烟叶基地建设,提高烟田和基础设施生产率、利用率、产出率,提升烟叶供给质量,有效稳定了烟田、烟农和烟叶产业。
作为远近闻名的烟村,和平村去年发展烟叶4000亩,烟农数量99户,其中职业烟农占比90%,户均规模40.2亩,同比增加7.9亩;烟农户均售烟收入14万元,同比增加2万余元。
烟田稳固是强化烟叶基地建设、提升烟叶供给质量的重要前提。
兴山县局(营销部)以合作社和村委会为平台,集中流转闲置土地,将流转来的土地返租给烟农,并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贴,促进烟叶规模化、集中化种植,从源头夯实烟叶基地建设基础。去年,和平村以合作社为平台流转土地50亩,以村委会为平台流转土地400亩,烟农自主互相流转土地600亩,为稳定烟叶产业、提升供应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兴山县在和平村划定7000亩优质生态烟田保护区,建立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向优质生态烟田倾斜,基本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管护到位、优质稳产、生产现代化的优质生态烟田。
落实关键技术是提升基地供应水平的关键举措。
兴山县局(营销部)与湖北中烟深化工商合作力度,在项目区内全面推广“中棵烟+高油分”项目,紧盯“中棵烟长势长相、高油分关键品质”两大标准,抓牢“良种、良田、良态、良法”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着力提升优质原料供给水平和质量。
同时,全力推广轮作及土壤改良、宽膜高垄、控氮增钾、上部叶4至6片充分成熟半斩株带茎烘烤等关键适用技术,提升技术到位率,提高烟叶工业适配率。
培育职业烟农是保障烟叶基地长远发展、稳定优质烟叶供应的重要法宝。
近年来,兴山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联合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不仅在种植面积发展、生产成本投入、烤房建设以及健全防灾减灾保障机制等方面给予扶持,还大力吸引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引导发展职业烟农、家庭农场、烟叶生产互助组、种植合伙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烟农队伍结构。
在发展职业烟农的同时,和平烟区产业综合体还促进小农户之间、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开展合作,以“大”带“小”、抱团发展,增收致富,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更大力量。
“如今的产业政策让长期种烟的烟农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许多烟农真正将种烟当做职业,成为种植大户,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的难题。烟农互助组、大户带小户、专业服务队模式,缓解了用工难问题。”兴山县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益是增强烟叶基地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
和平烟区烟农合作社与宜昌花园里农业有限公司等进行合作,利用闲置育苗大棚错季进行花卉种苗的繁育,年收入30万元以上;利用烤房进行眉豆烘干、袋料菇种植等,利用烤房数量30栋以上,收入5万元以上;成功创建“兴焱”生物质颗粒品牌,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5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70万元以上。
通过集聚产业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兴山县局(营销部)不仅强化了烟叶在产业综合体中的核心地位,还提升了烟农收益,激发了提升烟叶基地供应质量、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此外,兴山县局(营销部)还通过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积极政府配套资金,加强道路、水电、通信、特色民居等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美丽乡村画卷在烟叶基地徐徐展开。
提升烟叶基地供应质量和水平是一场考验毅力和能力的马拉松。和平烟区产业综合体正持续完善“政府+烟草+合作社+农户”联产联利模式,努力推动烟叶基地建设实现设施全、服务优、烟农强、品质高、效益好的目标,全面助力烟农增收和乡村振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