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新开始种烟,是在2005年。当年的他靠家里的6亩烟田养家糊口,因为一年下来没赚多少钱,就和大多数青壮年一样,选择了外出打工。直到2009年,外头漂着感觉不踏实的金志新回到老家。
当时金志新的老家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烟叶种植正处于低谷,政府和烟草部门为了扭转局面,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来稳定烟叶生产规模。考虑到烟叶是计划种植,不用担心市场和销售问题,金志新于2011年又开始种烟。
与其他烟农不同,金志新打算进行规模化种烟。为了流转土地拿到承包经营权,金志新和农户一家家协商,最终签了60亩土地的租用合同。
"租地种烟,乡亲们都认为我傻了,他们觉得很多地多年不种庄稼,地力薄,什么都长不出来。"金志新说,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万一行了呢?于是,不惜本钱找来挖土机对土地深翻,并将土壤送到研究院所进行化验分析,一个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就这样实现了测土施肥,为烟叶"吃饱喝好"用尽了心思。
金志新的种烟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123亩,2020年105亩,2021年110亩,金志新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烟大户。
管理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3~2015年,由于没有管理经验,金志新事事都要操心:工人到地里干活,他要记工;地里需要什么物资,他要亲自去置办;烟田出现病虫害,他要想办法处理,渐渐地,他感到力不从心。"比如说烟地里要施肥,我要先去买肥料,然后告诉工人怎么施用,比较负责的工人会按要求操作,有些责任心不强的工人就随心所欲,后期烟长得肯定参差不齐。"金志新说,起初对这样的问题自己无可奈何。
从2016年开始,金志新改变了管理思路,他借助自己打工时学到的经验,将雇用的工人分组细化,聘请有一定种植经验的人当烟田总管和组长,根据分工不同给他们发放不同的工资。
统筹安排之后,金志新变得轻松起来。2021年烟苗移栽大忙季节,金志新的烟田里有60多人在干活,他却优哉游哉,完全不像往年那样焦头烂额。2021年,金志新还先后参加了省、市、县各级烟草部门组织的烟农培训,学到了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
发展中遇到的"坎儿"
现在的金志新,是当地公认的种烟"能人"。但在发展过程中,他并非顺风顺水,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儿"。
2018年,平顶山地区遭受严重的旱灾,烟叶产量下降,当年他亏损了8万元。由此,金志新认识到烟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此后,他宁愿出高价选择土层厚、耐旱的地块,同时自己出资建了一部分烟水工程,加之后来烟草部门配套修建的烟水工程,完全保证了稳产稳收。
让金志新记忆犹新的还有2016年,随着烟叶种植规模的扩大,移栽期需要大量用工的时候请不到工人,工价也随之上涨,同时又经常出现工人消极怠工、技术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2017年我就开始想,何不让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双方以合作经营的模式种烟?这样或许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于是,当年除了在原有的租赁土地保持以前的种烟模式外,金志新还与农户签订协议,规定由他负责产前投入、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烟叶烘烤与分级销售,农民只需要自己投入土地和劳动力,双方共同组织烟叶生产。
"就这样慢慢引导大家跟着我的思路走,把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我赚钱的同时大家也能赚到钱。只有让农户赚到钱,我才能赚更多的钱,这才是双赢。"金志新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