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2020年12月31日召开的全国烟叶工作会议上,就抓好2021年烟叶工作,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张建民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全力稳固烟叶基础,走出一条“供需协调平衡、供给优质高效、产业融合发展”的烟叶高质量发展之路。
烟叶供需关系的协调平衡,是确保行业经济运行平稳态势的基础和关键。如何加快实现烟叶供需协调平衡?本期“圆桌”邀请行业相关人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嘉宾:
中国烟叶公司总经理 陈江华
四川省局(公司)副总经理 肖瑞
四川中烟副总经理 赵屹峰
云南曲靖市局(公司)局长、经理 晏飞
湖南郴州市局(公司)局长、经理 高志强
河南省局(公司)烟叶处处长 李广良
江苏中烟原料供应部部长 杜坚
河南中烟原料采购中心经理 崔少卿
四川烟叶复烤公司总经理 桂冬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做客本期“圆桌”。就当前烟叶供需协调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先请陈总谈一谈。
陈江华:自2013年作出烟叶总量调控的战略部署以来,行业始终以“控总量、守红线、降库存”为主要任务,持续开展烟叶总量调控,严控烟叶种植规模,严守计划红线,目前烟叶供需总量已趋于动态平衡,但部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烟叶供给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卷烟品牌原料需求。一是烟叶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各烟叶产区不同省份间、省内不同地市间、县区间的供给布局不够合理,存在烟叶供给区域性结构矛盾,部分产区烟叶市场需求不高,低端、无效供给依然存在。二是中部烟叶和上等烟的供需结构矛盾依然突出。随着卷烟产销结构快速提升,工业企业对中部烟叶、上等烟叶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上部烟叶、下等烟叶需求比例不断降低。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在卷烟原料配方使用中过度依赖高结构烟叶,非高端卷烟“错位”使用高结构原料现象依然存在。三是不同工业企业间烟叶库存总量与结构分化明显。虽然烟叶库存总量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工业企业库存水平仍处高位,且多为不适用烟叶积压,库存结构不合理。
主持人:在烟叶总量调控方面,如何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构建更高水平的烟叶供需动态平衡?
陈江华:解决烟叶供需结构性矛盾,需要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构建更高水平的烟叶供需动态平衡。一方面要深化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工业企业原料需求总量、区域和等级结构,加快推动烟叶布局优化调整,保护发展核心烟区、稳定巩固重点烟区、逐步压缩普通烟区。持续优化烟叶供给结构,推进烟叶田间结构优化,多途径推进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开发,巩固优质烟叶基地,扩大工业企业定向生产规模,抓好进口烟叶采购结构优化,进一步减少不适用烟叶产生,全面增强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需求侧管理。立足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综合运用价格调节、考核督促等手段,引导工业合理采购适用原料,加大烟叶使用技术创新力度,拓展烟叶原料研究深度和等级使用广度,提高烟叶利用水平。抓好工业企业库存结构优化,适度扩大出口规模,加大国内不适用烟叶消化力度;通过工商置换、工业调剂等方式,不断优化盘活存量资源。在复烤加工环节,通过推广叶组配方、模块化配打、均质化加工等技术,全面提高烟叶适配率。同时,积极探索烟叶多用途开发,不断提高烟叶资源综合利用率,拓宽烟叶发展空间。
主持人:如何坚持市场导向、生态优先、产能集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烟区布局优化?
肖瑞:近年来,四川省局(公司)以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稳步推进烟区生产布局优化,烟叶产业规模更加稳定、区域更加集中、布局更加合理、产能更加协调,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构建烟区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工业需求使用、烟区生态环境、烟叶品质特色、集约规模经营”四个维度,细化12项评价指标,对市(州)烟叶产区进行赋分评价,划定烤烟核心烟区2个,重点烟区3个,名优晾晒烟及雪茄烟叶核心烟区2个。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整合资金,集中开展烟田宜机化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烟田建设,建立烟田管护机制,协同推进基本烟田保护。推进烟区产能布局优化。组织各产区将种植区域向宜烟区转移,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水平。2021年,全省核心烟区产能占比87%,5万担以上县产能占比90%以上,万担乡产能占比75%以上,千亩村产能占比65%以上,100亩以上连片种植比例70%以上。
李广良: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是否利于增强河南烟叶长远发展动力、是否利于增强河南烟叶核心竞争力为衡量标准,河南省局(公司)统揽全局,抓好顶层设计,研究稳定规模的政策,落实基本烟田优化和烟田土壤改良工程,推动烟区布局优化,形成发展龙头和发展核心。明确工作目标。聚力优质烟区,科学规划种烟县生产规模,深入谋划烟区内部资源整合,深挖发展潜力。明确布局方向。确定核心种烟县、重点种烟县发展目标和路径,研究普通种烟县优化措施,制定重点县、万担乡、千亩村优化办法,进一步稳定优质烟区、优质烟田。把握工作原则。坚持生态化布局原则,在彰显特色优势上下功夫;坚持规模化布局原则,在打造核心重点烟区上下功夫;坚持品牌化布局原则,在提高有效精准供给水平上下功夫;坚持动态化布局原则,推进区域间、区域内的资源适度竞争。同时,强化动态管理,开展烟区布局动态评价,推动布局持续优化。
晏飞:曲靖市局(公司)围绕“打造全国需求最旺烟区、全面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重在品质、赢在市场、胜在转型”工作思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规划保护核心烟区,构建烟农诚信体系,实施烟叶定制化生产,探索实施数字烟叶和智能收购等工作,稳固烟叶工作基础。我们制定了《曲靖市核心烟区保护办法》,规划核心烟区,保障好田好地种好烟,稳定产能280万担以上,努力打造优质原料供给新高地。
高志强:市场导向的关键是坚持以需定产;生态优先是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烟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产能集聚是推进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使产业发展行稳致远。郴州市局(公司)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计划落实到优势产区,8个产烟县(区)均出台了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实施办法,涉及烟田80余万亩。
主持人:在提升供给质量与优化结构方面,商业企业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工业企业如何从需求侧发力,全产业链推进烟叶结构优化?
李广良:商业企业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工商协同作为烟叶发展的潜力点,主动与工业客户对接,健全协调沟通机制,共同制定个性化生产技术方案,实行专线收购,推进全收全调、站厂直调,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在布局优化中的导向作用。河南省局(公司)开展质量信誉提升行动,突出抓好“标准、品牌、信誉”三大体系,增强质量优势,提高质量特色,努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河南浓香”烟叶名牌。
杜坚:从需求侧来看,工业企业要提升烟叶采购计划的合理性,真正用好高结构原料、消化中低结构原料;统筹考虑品牌发展需求、库存规模结构、采购计划制定三者间的关系,强化原料生产使用与采购的前瞻性评估,切实提升烟叶采购的精准度、匹配度;加强对调拨结构、叶组配方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升原料综合利用水平。要以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为抓手,坚持烟叶定制化生产方向,将工业需求不断向生产供应链前端传导;开展基地单元配套生产技术研究,集成转化适用技术,做实烟叶质量评价反馈,引导生产技术改进,提升上部烟叶利用率。
崔少卿:从全产业链角度推进烟叶结构优化,需要工商双方同向发力。商业企业以工业需求为导向,做好产区布局优化调整,规划好基本烟田和永久烟田,建设好重点品牌示范性区域加工中心,全方位对接工业制丝工艺,尤其是在提升仓储能力和均质化加工水平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工业企业对复烤加工的个性化需求。工业企业以“挖掘原料使用价值,拓宽原料使用范围”为中心任务,坚定“好烟是种出来”的理念,打造“三全”基地;以区域加工中心为载体,前置配方设计,同时不断优化库存烟叶结构。
赵屹峰:在工业环节,一要强化理性采购。工业企业要结合卷烟配方风格特点,根据卷烟结构高低,分类管控叶组配方,尊重烟叶农业生产实际,合理采购高结构烟叶。二要深化原料研究。实质性拓展原料使用范围和等级使用广度,推行“多区域、多香型、多等级、小比例”烟叶配方,深入开展配方前移,提升烟叶模块配打水平,减少对核心产区和高结构烟叶的过度依赖,逐步纠正非高端卷烟“错位”使用高结构原料现象,提高烟叶利用水平。近几年,四川中烟在“娇子”(宽窄)系列产品的配方上普遍采用了多烟叶小比例配方设计思路,同步推进复烤加工模块配方规模化,烟叶模块配打规模接近95%。
桂冬:当前,产能过剩依然是制约打叶复烤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消化过剩产能,关键是立足全产业链,将过去小而散的复烤加工布局进行整合,构建工业重点品牌区域加工中心,不断增强有效供给能力。自“十三五”起,四川烟叶复烤公司就把提升片烟供给质量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尤其是面对烟叶发展主要矛盾从“控规模”转向“稳产业”这一趋势,我们立足“服务、增值、把关”,一方面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增强同产区的紧密协同,加大复烤环节的原烟入库把关力度;另一方面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增强同卷烟工业企业的紧密协同,相继采取了打叶复烤专项技术升级、重点品牌原料均质化加工、建设重点品牌区域加工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和配方工作站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复烤加工更好地为烟叶原料和卷烟品牌增值。
晏飞:围绕做精质量、做强品牌、做优服务,我们大力推进全面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加强工业原料需求研究,综合曲靖生态条件和烟叶风格、卷烟品牌发展势头等因素,实施烟叶生产分类管理和分级施策,实现烟叶生产与工业需求良性互动、精准对接。尤其是,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烟叶智能分级解决方案,试点推进移动式智慧烘烤和智能收购,探索智能烘烤和分定级新模式,强化烟叶精准管理平台功能模块推广应用,提高区域间和批次间烟叶质量的均衡性,提升烟叶均质性和工业可用性,满足工业企业的用料需求。
高志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重点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郴州市局(公司)以满足工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烟叶结构优化,全力维护“福城金叶”金字招牌。一是持续深化定制化开发,今年与13家工业企业合作,落实高端原料定制化开发单元17个,开发面积29.22万亩,计划开发高端烟叶原料41.4万担。二是挖掘烘烤质量提升潜力,开展“烘烤质量建设年”活动,以烘烤质量水平提升促进烟叶结构优化。三是全面落实生产网格化管理,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主持人:工商企业如何更好地协同,提升供给体系对工业企业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肖瑞:目前,国内市场烟叶供需在结构性和区域性上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亟须工商企业密切配合,系统谋划解决烟叶供需矛盾。建立烟叶质量反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商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烟叶原料在卷烟配方中的使用情况,及时研究改进生产管理措施,形成烟叶生产PDCA闭环管理;建立生产流程协同推进机制,将“工业定制化”理念融入农业生产环节,努力提升烟叶供需一致性;建立重点技术联合攻关机制,集中工商研技术力量,聚焦制约烟叶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叶生产配套技术,加快实现烟叶供需协调平衡。
杜坚:商业企业作为供给侧,要以创造需求为目标,统筹考虑工业企业烟叶采购的中长期发展需求,重点在稳定核心烟区、核心烟农上做文章,着力优化烟区布局、提升烟叶质量、提升工业需求匹配度。工业企业作为需求侧,要始终肩负需求牵引供给的责任使命,着力构建更加紧密的工商协同合作关系,紧扣卷烟市场需求及行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传递原料采购需求,逐步稳定原料供应商数量及供给规模,为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制度体系,让供给在需求面前时刻存在紧迫感,同时需求始终为供给提供牵引力,真正使烟叶生产、烟叶调拨的关系能够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真正形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崔少卿:烟草工商企业深度协同的关键前提是找准供需平衡点。工业企业应秉承“能用的烟叶就是好烟叶”的评价标准,通过配方应用技术创新缓解供需矛盾,在尊重农业实际产出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需求。工商应树立烟叶工作“一盘棋”思想,用合理的需求牵引供给,用高质量供给创造更大需求。比如河南中烟通过配方研发把“上六片”烟叶应用到“黄金叶”高端卷烟配方中,打破了上部烟叶不能用于高端卷烟配方的传统认知。一直以来,河南烟草工商企业把“上六片”作为河南烟草的共同名片,双方成立专职推进组,联合下发工作方案、技术方案、考核方案,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不仅实现了“上六片”烟叶提质增量,也为行业缓解供需结构矛盾、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探索出了新路径。
赵屹峰:在深入推进基地建设方面,近年来,四川中烟与四川凉山烟叶产区合作,工商共建“宽窄花园”精品原料基地,经过几年探索,创新性开发了3项独特技术,形成了20多项标准,建立了烟叶标准生产体系,实施定向生产、全收全调,基地烟叶在“娇子”(宽窄)高端系列产品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叶复烤加工方面,四川中烟与复烤企业合作建立了河南天昌定制型、四川会理规模型和四川宜宾综合型三大烟叶区域加工中心,明确了区域加工中心各自的功能定位,取得了多项合作研究成果,烟叶加工质量大幅提升。特色烟叶开发方面,四川中烟广泛开展特色烟叶配方应用,适度使用云南和黑龙江的晒黄烟烟叶,用好用优红花大金元、K326等特色品种烟叶,在卷烟风格塑造和“润甜香”品类构建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主持人:从信息化、平台化、数字化角度出发,工商企业之间如何更好地实现即时协同,促进供需协调平衡?
杜坚:近年来,江苏中烟高度重视原料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在提升原料保障工作质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工商企业间更好地实现即时协同、促进供需协调平衡夯实了基础。2017年,江苏中烟建立了烟叶质量信息数据库,为原料保障数据分析、信息统计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2018年,开发烟叶复烤加工远程监打平台,目前已有云南楚雄、安徽涡阳、福建三明、贵州遵义、湖南永州五个复烤加工集中点实现了远程加工视频实时监控及加工数据实时传输;2019年,开展烟叶质量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打破商业、工业、复烤企业间的数据屏障,通过RFID标签覆盖,建立成品片烟“身份系统”。今年,江苏中烟原料物流信息化、烟叶仓储智能化项目正在实施,目前“多点存放、统筹调度、直接投产”生产组织管控模式已正式上线运行,下一步在原料库区功能划分、原料智能调度等方面还将陆续配套相关举措。
赵屹峰:烟草工商企业应以行业烟叶生产经营一体化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烟叶数字化转型升级。商业企业应重点加强烟叶生产、收购、调拨、复烤加工等环节的质量数据信息化,实现烟叶生产质量的可追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烟叶生产。工业企业应重点加强烟叶库存、质量和配方投料等环节的数据信息化水平,动态掌握库存烟叶状况,精准规划品牌原料需求,科学制定烟叶质量目标,通过信息反馈指导烟叶生产。四川中烟已经开发了烟叶决策管理信息化数据平台,实现了对烟叶产区、等级、价格等要素的跟踪分析。目前,四川中烟正在试点建设烟叶批次化管理云平台和烟叶加工实时监控信息系统,通过烟叶批次化管理云平台,可实现烟叶从复烤成品下线到配方投料的全过程数据连接;通过烟叶加工实时监控信息系统,期望实现复烤厂加工过程参数及质量数据的实时远程传递及预警,提升烟叶加工监打效率和水平。
桂冬:在已经实现“远程监打”“线上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在大力探索基于RFID技术的全产业链加工质量追溯管理,利用RFID射频扫码技术,自动采集烟叶入库信息,将重量、水分、等级等重要指标带入仓储养护、烟叶整选、复烤加工各个环节,用指标指导参数控制,实现加工重要数据同产地和工业实时对接。这样一来,既能指导产地加强原料质量控制,也能为工业配打提供全面、真实、有效的加工数据,提高原料利用价值。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基于生产组织和过程管控的信息系统整合利用,把过去相对分散的生产、物流、质量、设备等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整合,打通系统间、企业间、工商间的数据通道,实现数据对工艺路径选择、组配投料模式、工艺控制要点和参数控制区间等的即时控制和调整,提高质量指标掌控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工业输出优质片烟。
晏飞:我们坚持以传统烟叶产业数字化改造为突破口,探索数字转型升级新模式,按照“立足三个端、聚焦一个点、联通一条线”的思路,建设曲靖烟叶精准管理应用服务平台,带动生产经营管理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场景数字化转型。目前,通过查找和分析烟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我们研究开发了“一部手机管烟叶”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用数据驱动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走在前列。
高志强:郴州市局(公司)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技术,开发了基于手机端的“福城烟云”App服务平台,拓宽政府、烟农、工业、商业沟通渠道。工业企业能够通过App,实时、便捷地了解所对应基地单元烟叶生产、收购各环节的工作情况,工商双方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收购中的问题,实现高质量互动交流,进而提升卷烟原料保障水平。
主持人:感谢大家参与!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