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懋华:好风凭借力 创业正当时
“200多亩土地流转,两三天就完成了,之前有些人不愿意,村里的叔伯们还帮忙做工作,说年轻人创业应该支持。种这250亩烤烟,一开始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作为一名新的返乡烟农,福建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岩下村返乡青年吴懋华满含感激。
吴懋华在田间查看烟叶生长情况(黄慧敏/图)
两年军旅和三载辅警的生涯,开阔了吴懋华的眼界,培育了其坚毅的品格,铸就了其敢打敢拼的魄力。
2012年底,吴懋华回到岩下村,出手就租赁了百亩土地,协议一订就是10年。他先是种植百香果,在亩均效益从数万元下滑至数千元后,2017年,吴懋华果断改种无花果,并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然而,到2020年,农场亏损了近30万元。
2020年8月,经过多方了解、朋友现身说法后,吴懋华有了种烟的打算。在和烟草部门几经沟通后,吴懋华彻底打消了生产技术方面的顾虑,决定种植烤烟250亩。
吴懋华之所以能够顺利种到250亩规模,这与漳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2020年就开展的土地流转工作密不可分。在明确了吴懋华的种植计划后,漳平市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将“12345”的土地流转思路、机制与吴懋华、村“两委”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
天时、地利、人和。2020年12月,凭借家庭农场经营经验和各方面的支持,吴懋华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取得了60多户村民、200多亩土地的代租授权委托,并签订了代租协议。协议还对轮作进行了约定,即在烤烟采烤后,吴懋华的家庭农场将烟田翻耕,由村民种植水稻。这一约定,为推进烟稻双优基地建设,发挥烟叶与水稻政策协同效应奠定了基础。吴懋华和他的股东们,作为经营者,又同家庭农场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
吴懋华想得很周全:“不少村民家里种杨梅,外出务工的少,劳动力比较丰富,和烟叶用工不冲突,他们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在家门口多挣点钱,我也不愁用工,皆大欢喜。”
一个好汉三个帮。考虑到吴懋华没有种植烤烟的经验,漳平市局(分公司)专门聘请了邻村一名具有丰富烤烟生产经验的烟农,协助烟技员开展技术服务。负责东方片烤烟生产收购的附城烟叶收购工作站,则从漳平市双洋镇引进了2名老烟农,与吴懋华联合种植。同时,对岩下村这个种植新区,烟草公司出台了最优惠的补贴政策:土地流转方面,第一年每亩给予100元租金补贴,第二、三年,每亩50元;集群新建的烤房,用地审批和“三通一平”后,公司全额投资建设烤房主体,对附属设施每座补贴1.8万元。
岩下村村支部书记吴碧华说:“岩下村是省级文明村,生态环境好,生产条件也好,去年冬天,村里花了40多万元修复了水坝、水渠。烟稻轮作是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有效轮作方式,而且为村民增加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
好风凭借力,创业正当时。看着生机盎然的烟田,吴懋华对种烟有了初步规划:“边学边干,顺利的话,明年我准备把一部分无花果园,还有周边的一些抛荒地垦复出来,都种烟,规模再发展得大些。”
廖春晖:年轻烟农变身“产业经理”
“90后”、大学毕业生、烟农、烟叶产业经理、合作社负责人……在廖春晖身上有很多个标签,不过这其中,他最看重的还是“烟叶产业经理”。
今年28岁的廖春晖出生于福建清流县里田乡洋庄村,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看上去精神干练,带着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稳重。中专毕业后,廖春晖通过网络教育进修获得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专学历,此后一直在城里打工,收入勉强能够维持生活开支。
廖春晖操控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王丽卿/图)
尽管不常回村,但他渐渐发现,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村里水电气三通、道路四通八达,很多村民家里盖起了新房、开上了小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村庄正在失去以往的人气和活力,几乎每户人家里都是老人留守,不少土地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怎样才能让土地更好地‘生金’?”眼前的小村庄,让廖春晖陷入了深思。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2015年,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廖春晖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带着对泥土的感情回到村庄,成为一名返乡“新农人”。
人回来了,事儿怎么干?认真“考察”之后,廖春晖把目光瞄准了烤烟种植。“打小就看家里老人种烟,也算是有点基础。看到现在村里种烟的依然是那一辈人,他们年纪大种不动了早晚还得有人去种,我就有了‘接班’的想法。”廖春晖说。
说干就干。当年廖春晖便流转土地种上了烟叶,到现在面积一直稳定在40亩左右。同时,他在烟草部门指导下又尝试搞起了烟后稻种植,几项收入加起来每年有2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2017年,头脑灵活、勤于思考的廖春晖抓住时机,与人合作开办了清流县文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利用这一平台,他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机械作业,并与金叶烟农合作社、仁智种粮专业合作社等组建公共植保服务联盟,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无人机飞防公共植保等专业化服务,实现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种烟之余,廖春晖多次参加县农业局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和福建农林大学种粮大户产业培训,自费参加福州原田植保飞行器作业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及无人机飞行资格证,曾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无人机大赛并获优秀奖。
作为一名烟叶产业经理,廖春晖(左)把种烟当成自己的事业(王丽卿/图)
由于年纪轻、肯吃苦、懂技术、善管理,2020年,廖春晖被清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选定为第一批24名“烟叶产业经理”之一。
“解决‘谁来种烟’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及早谋划稳定烟农队伍建设。在上级部门部署下,我们改进烟农种植经营组织模式,选取1980年后出生、种植规模35亩以上的年轻烟农作为‘产业经理’,在种植计划、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他们开展适度规模化种植。”清流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邱恒良介绍说。
对于廖春晖来说,成为“产业经理”,不仅让自己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带来了身份认同、提升了社会地位。“说实话,以前说起种烟特别是年轻人种烟,大家都有点不解甚至不屑,现在成了烟草的‘经理’,感觉大家对我有点刮目相看了,不少同龄人还向我打听情况呢!”廖春晖笑着说。
生于斯长于斯,农村为廖春晖提供了广阔天地,现在的他如鱼得水,事业干得有声有色。“尽管目前还谈不上成功,但返乡创业、发展烟叶产业这条路,我一定会一直走下去!”采访结束时,廖春晖充满自信地说。阳光洒在他充满朝气的脸庞上,映衬出充满希望的未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局<公司> 福建龙岩漳平市局<分公司>)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