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性控烟 > 正文

戒烟也是一种人生修行

2023年10月17日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作者:周剑平
A+ A

近期,网络上一则知名哲学系教授因“无法忍耐烟瘾,课堂之上直接烟熏学生”的视频引发关注。点击回顾→欢迎哲学大佬来讲课,但请忍住烟瘾,我们可以提供最好的戒烟服务这不仅让人想起了一句颇具哲学色彩的名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然而,对于我这个长期从事戒烟工作的临床医生而言,对于成千上万的戒烟者,戒烟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修行呢?

烟瘾难耐,谁之过?

烟瘾犯了,除了身体上的种种难受之外,心理烟瘾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心理烟瘾犯了,会出现诸如烦躁、失眠、厌食等感受。嗓子仿佛很饥饿,而吸根烟就饱了;心里非常难受,郁闷不安,做什么都无精打采;犯了烟瘾后会一个劲打哈欠,眼眶里都是眼泪水,脑袋昏昏沉沉,心慌意乱,注意力不集中。诸如此类的心瘾表现,往往比生理上的难受更使人心神恍惚。

殊不知,烟草依赖具有深刻的记忆功能,对于这种愉悦感的记忆,会在大脑形成永久性的记忆,一旦环境给予相对应的刺激,大脑记忆会很快跳出来。故而,这场戒烟大战更像是经历了一场自我内心的战役,戒烟者内心承受的煎熬往往比身体的苦痛更为激烈,“胜负”除了在于指间,更关乎心念之间。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限度之中,这个限度来自于时间、也来自于空间,当然也来自于物质条件。但是,每个戒烟者内心会有一种潜在的诉求和渴望,对自己亚健康以及伤痕累累的内脏和器官进行想象性的补偿。而仅仅徘徊于这些想法的话,戒或不戒的理想和现实终究只是“意难平,行未果”。

戒烟不仅需要“仪式感”,更需要“归宿感”

经历了戒烟,或许你会明白戒烟不仅需要“仪式感”,更需要“归宿感”。

作为一名医者,更能体会到戒烟不是单纯的药到病除,更非凭借医技手段便能完全加以治愈,戒烟的过程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更强调心理上的调整和适从。在此期间,戒烟者往往会处于一个相对个人的空间内,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借助医生的帮助,一起完成一次精神上和生理上的解脱。成功戒烟的你,一定会明白:戒烟的过程,戒断的不仅是身体摆脱有形的成瘾物质,更是无形中内心摆脱“心魔”的过程;戒烟的过程,绝对是在见证自我的成长和蜕变;戒烟的过程,是在发自内心了解甚至感知烟草危害之后痛下决心,于是乎万分珍惜回归无烟状态后那份健康的可贵。

中国有3亿多的烟民,各种类型、风格、特点,无论是烟龄和烟量、吸烟的理由、或戒不了烟的由头……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在与百千烟民接触的过程中,让我得以见证烟草危害的多样性、领略各种烟民的思维方式和奇思妙想。当然,这里我们有必要为那些无奈、无助,甚至无知的被动吸烟者说一句公道话:你们从不吸烟,却因二手烟致病,天理何在。

“戒烟难”,其本质是一种生理、心理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烟草依赖综合征,因此,在戒烟的道路上选择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至关重要。盲目且孤立的“干戒”或许适用于个体短时间的戒烟行为,但对于大多数长期吸烟的烟民而言,反复“戒烟失败”则会导致最终放弃戒烟尝试。因此,我们的实践发现“戒烟”不仅需要专业指导,更需要中-长期随访。可以这么说,每个人,“戒烟”过程兼具“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特征,即便相同的年龄,相似的年龄,戒烟的过程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戒烟过程中戒烟者的身体反应,还表现为每位戒烟者的戒断周期和主观感受各不相同。戒烟医生的参与和指导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戒烟者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在戒烟过程中,专业医生与戒烟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往往可以答疑解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的“戒烟群”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笔者已经帮助超过7000余名烟民戒烟成功。长时间和“烟民”群体接触以后,我也切身感受到:对于大多吸烟的人,一辈子中终究会有一天,因为吸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感到后悔,无论他们口头上是否承认,嘴上还坚持着“生命不止,吸烟不休”的荒谬理论。大多吸烟的人,一辈子中终究会徘徊在“吸烟”和“戒烟”的矛盾之中,而真正能下定决心戒烟的人,大多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对于医生而言,无论你的烟龄有多少长,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你真心抱着戒烟的信念,我们会始终怀着最大的尊重给予帮助和关心。

“戒烟医生”虽非心灵导师,但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以专业的态度和角度,帮助各式各样的戒烟观望者或行动者,突破自我的限度,在摆脱烟魔、复苏健康的过程中,或许您会徜徉在一个或奇幻、或逼真、或震撼、或隽永的世界中,从而丰富对于人世的体验,拓展对于人生的体悟。

(作者:周剑平博士/副主任医师)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