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份,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关于烟草管控的相关争议都会格外多一些,今年的三月份,表现的尤其明显。“表情包戒烟”、“两会”控烟提案、电子烟参照卷烟监管都是当月的热闹话题。
先是在“两会”前夕,“表情包戒烟”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多年以来,微博、QQ、微信等软件的表情包里都有一个大兵叼着烟卷显得特别酷的“小黄人儿”,而在2月28 日,这个著名的“叼烟大兵”表情包“戒烟”了。对于“表情包禁烟”,许多人认为这是在泛文化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无烟网络氛围,尤其在推动青少年戒烟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人认为表情符号也好,甚至是更广泛的文学艺术也好,除了有传达正确观念的功能,也有表达个人趣味的需要,甚至要允许一些曲解和歪读的空间,毕竟“艺术需要”不能成为吸烟借口,但文学艺术也要反映真实的生活。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呈交的与控烟有关的提案是三月份真正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期间的涉烟提案建议主要聚焦于“管控电子烟 保护青少年”、“加快出台国家层面控烟条例”等问题。此外,部分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公共场所该不该应该全面禁烟”的话题还上了网络热搜。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争议中,一则留言应该引起每一位参与控烟工作的人思考——控烟目的在于将烟草使用者与非吸烟者分离,而不是禁绝吸烟者吸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普通大众都有使用合法瘾品的自主权,吸烟者没有所谓“原罪”。在全面禁与完全不禁两极中间,仍有无数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
近几年,关于电子烟的争议甚至比控烟话题更为激烈。电子烟究竟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害还是有益?电子烟究竟应该归烟草部门管理还是应该归食品卫生部门管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电子烟的身份归属问题,即——电子烟究竟是新型烟草制品还是戒烟产品?这一关键问题迟迟得不到明晰,是电子烟多年来在无人监管的“灰色地带”野蛮生长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近些年的狂飙突进之后,电子烟的神话光环业已趋于幻灭,其固有的缺陷和危害性,也得到了充分暴露,时至今日,各路资本追逐“风口”而来,市场躁动与各种炒作乱象已渐露端倪。3月2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中,在《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增加且仅增加一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明确了电子烟参照卷烟管理,有望从根本上扭转电子烟泛滥化的趋势。
“一年之计在于春”,谋划新局正当时。这个阳春三月,既忙碌充实又充满无限希望。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