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彭黎明,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一平浪镇的“农民”书法家。在这个小镇开了一个小店,经营着副食百货。
“横、竖、撇、捺、点……”这几十种笔画彭黎明坚持写了35年。从出身“草根”,到成为云南省书法协会会员,获奖无数,是他35年的坚持与不断进步。
彭黎明正在雕刻石碑。段俊 摄
每年寒暑假,彭黎明都会到禄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书法老师。禄丰市区到一平浪镇30公里路程,彭黎明每天都要来回,他却从不缺席、迟到,他总说这是对书法、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彭黎明还经常参加非遗进校园等众多公益活动,与众多志同道合的书法家一起给校园带去文化韵味。他总说:“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书法教育不是培养了多少人,而是唤醒了多少颗心。”
彭黎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书法家,还是石雕石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雕石刻与书法是不分家的,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是更好的传承。”整个禄丰市,特别是作为家乡的一平浪镇,坐落着很多彭黎明的石刻作品,“能为家乡石碑冠名,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荣誉与幸福。”彭黎明自豪地说。
如今,虽然石雕石刻的用途不断减少,但和坚持书法传承一样,彭黎明靠着热爱,还是将这门非遗手艺坚持了下来。
彭黎明的书法作品
传承书法文化是彭黎明的情怀,经营小店是他的生活,过好了生活才有支撑他去追逐情怀,彭黎明也有属于他的烦恼。他的小店种类繁多,多数商品只有他记得售价,而他要参加的活动、培训很多,一旦外出,小店的生意就会大受影响,这可愁坏了彭黎明。
随着楚雄州烟草公司推出“云香印象”收银系统,免费提供给广大零售客户使用,彭黎明在烟草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也安装了收银系统,彭黎明的烦恼随之烟消云散。不管谁帮忙守店,只需要简单扫一扫,就能清楚知道每个商品的卖价。
“无恼一身轻,现在我可以放放心心地去写我的书法,去传承我热爱的文化了。”彭黎明笑道。将中国的书法文化发扬光大,将石雕石刻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是彭黎明多年以来坚持不变的理想与愿望。
以热爱为笔,蘸着生活的墨,彭黎明在一平浪镇绘就了坚守与传承的故事。从草根到文化传承者,他用行动证明。平凡人亦可于时代浪潮中,紧握民族文化的火种。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