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店如守寡”这句话最近几年很时髦,它是守店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卖不动货,还不敢离开,生怕错过一个“小目标”。笔者此前也写过此类内容的文章,但写归写,同情归同情,其实本人内心是不赞成这种死守的做法的。
坚守变成了“懒惰”
刚开店之初,店主这么做无可厚非,因为对经营管理不甚明了,对货物和顾客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逐步熟悉。这个时期的坚守自有其必要和特殊意义。
但是几个月过后,上述问题都不应该再成为问题了。货物就那几样,卖过几次就成老一套了,不懂的话是说不出口了;客户接触过一段时间,也该明白老板应该怎么当了。
在此情况下,大部分食杂店老板的想法是:前段时间太辛苦了,现在终于可以歇歇了。搬一把躺椅往僻静处一放,手机解开锁,往那一趟,除非渴了、饿了或者上厕所,估计一般情况下都不想动一下。反正没有生意,起来干吗!
也有的老板特别是女老板责任心比较强,每天整理货物,东挪西挪,忙个不停。哪儿看不顺眼随时调整一下,看哪儿脏了及时清理清理。但是又有多少活可干,所以忙一阵子后,也是玩手机,不然又能干吗?
其实这就是“懒”,只不过这种“懒”隐蔽性比较强,给外行人看起来,还比较辛苦的。天不亮就开门,夜里不熬到十一、二点不打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传统意义上的“老黄牛”就是这个样子。这种“劳动模范”我们都太熟悉了。而且这种模式在店铺进入稳定期后轻易不容易改变,以至于有的店主能持续几十年如一日的都很常见。
有的老板可能会说:能这样就不错了,赚不到钱,卖不出货,你还想让我怎么样!
也就是这种想法让大部分食杂店老板越来越“懒”。
动起来就能有所改变
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凡是越开越大、赚钱越来越多的食杂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老板永远是不安分的。如果是夫妻店,细心的顾客会观察发现:两人好像有明确分工,一人主内一人主外,而不是两人都在家“啃店”。另一位偶尔也会“冒”一下,但很快又不见了。
另一位去哪了呢?是去赌钱还是去看热闹了?都不是,他去看市场去了。附近大的批发市场经常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商品上市;店中的几个老品种早就看不顺眼了,不知道有没有新的替代品横空出世?联系比较紧密的几个代理商也得勤去坐坐,他们仓库存货品种的调整就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
聪明人就是这样产生的。谁的脑子也不比别人强多少,只要多跑跑,就能保持耳聪目明。只要市场有一点变化,就能马上准确捕捉到。代理商嘴里随便吐出的几个关键词在这种人的脑子里就是商机。
他们往往能引领市场,在大家都为几个不挣钱的大牌子争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人家早已着手开辟第二战场,以后市场走向果然证明其判断是正确的。
如何让自己动起来?
首先,思想要动起来。目前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非常快,这就要求商品只有永不停步地保持更新换代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能和这个原则合拍的经营者最终会是跑在最前面的胜利者,跟在后面的凑热闹的是开启懒人模式的“手机控”。
其次,养成观察市场的好习惯。不仅要观察本地市场,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去国内有名气的大批发市场或专业市场看看。不仅要看实体市场,还要看知名企业的网上“旗舰店”。眼界开阔了,经营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最后,注意跟踪政策动向、听听业内“大佬”们怎么说,这是行业风向标,按照他们说的去考察市场会更有针对性。带着这个指导原则去跑市场,时间久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专家。这时候再去经营食杂店就好比应了一句成语:“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焉有不成功之理。
勤利勤利,勤才有利。食杂店老板们,别再懒了,只要动起来了,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