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有没有烟收?”随着国家对“烟倒”打击力度的加大,像以前这种大张旗鼓收烟的现象现在基本见不到了。商户担心承担责任,不敢轻易把烟卖给烟贩子,另一方面,香烟也比以前好销,完全没有必要再请烟贩子“帮忙”。
但是作为吃这行饭的“行家里手”,尝惯了“倒烟”甜头的烟贩子们,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到嘴的肥肉呢?于是,面对新形势,他们与时俱进,开始变换手段,与执法人员、零售户展开了一场全新的斗智斗勇的倒烟战争。
“老板,有某某牌子香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开始问有几条?“这烟我最爱抽了,一般遇到了就要多买点,防止以后买不到。”有顾客来买烟,哪有不卖之理?一下子卖了好几条烟,买家卖家都开心。交易完成以后,买烟的再奔向下一个目标,然后故伎重演。其实这就是伪装的烟贩子,如果明说出来,零售户肯定不卖;说是自己抽的,买卖就做成了。
“叔,我家就在你店附近,店里还有某某牌子的香烟吗?我岳父就爱吸这种烟;他那地儿不好买,有就给我拿几条。以后我会经常来你店里拿。和你熟了,我就喜欢和你做生意,别人家我也不想去。”以亲属喜欢吸某品牌香烟为由,一次到店买若干条,看起来非常自然。不会引起店家任何怀疑。然后到每个店都如此说。
“我是某某村的大总,经常替人家张罗事。这次缺几条某某牌子的烟,看看能不能凑几条?以后会经常合作。”能和经常替人家张罗红白事的“大总”打交道,每个零售户都很乐意,自然不敢怠慢。香烟打包好交付与他,还要说点感谢客气的话,好让他以后再来照顾生意。不用说,这个例子里的“大总”也是烟贩子“变”的。
从以上几例不难看出,为了不引起零售户的警惕,与以往相比,烟贩子收烟手段变得更隐蔽了,他们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不敢明目张胆地说自己是收烟的,而以自己抽、替亲属买或其他借口为理由,把违法行为变得合法化,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二是经常替换买主,不让商户留下固定印象,以免引起警觉,一个人来了之后,在短期内,不再露面,有时会带个亲戚或熟人来帮他完成任务。
三是目的性较强,由以往多品种收购,逐渐变成每次只收一个品种。
但是,倒烟不管怎么伪装,也摆托不了几个固有特征:
一是为了盈利。只要想盈利就得压价,不然即使卖出去也不挣钱。他们往往以买多、下次还来等为理由,软磨硬泡使商户让利,达不到目的不罢休。商户无奈,只好让他们满意。
二是购买量大。正常人吸烟,一般一次最多一条两条,不会再多。但是烟贩子一般多多益善,只要合胃口,有多少要多少。实在没有多,一条也要。
三是到店频繁。只要看好的牌子到货了,绝对及早知道,基本会尾随烟草公司送货车而来,捷足先登,露出了生意人的本性。如果是正常自用,不会这么迫切。
正确识别烟贩子,从大处说是为了维护烟草正常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往小处说,也是自身诚信经营的需要,避免和烟贩子同流合污,免受法律处罚。同烟贩子斗争,建议零售户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从说话敏感词上识别。遇到可疑情况加以认真分析:“有几条要几条”、“有多少要多少”、“还有别的成条烟没有”、“再来这种烟给我打电话”。这几句话都是普通消费者很少会说的,只有烟贩子才会说,听到了就要有所警觉了。
二是从细节上辨别。一般消费者买烟光明正大,烟贩子把烟收到手后都是躲躲闪闪,在店里用袋子包好,有的特别要黑袋子包装,才拿出去,以免被执法人员发现;车开在离店很远的地方就停下,然后人走过来,意外情况发生时人货分离,有应对的余地。如果有机会走近去看,会发现车里放了好多收来的烟。
三是从行为举止上观察。烟贩子第一次到店会对整个店感兴趣,喜欢花工夫研究店的规模和经营情况,通过仔细观察对店铺形成整体印象:经营好的,货物多的,烟档次会不错,以后合作机会就会多些。看香烟陈列也特别用心,看有哪些烟是收烟目录上有的,还有哪些是暂时用不着,以后遇着机会可以拿的,为长期合作打基础。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你对如何识别烟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维护烟草经营秩序是我们每个零售户应尽的责任,只有维护好我们的经营环境,大家生意做起来才会更顺利。所以,同烟贩子斗争是每个零售户应尽的义务。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