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V.daum 3月11日报道,韩国烟草规制研究教育中心主任李成奎(Lee Sung-kyu)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烟草公司的营销策略日益巧妙,通过标榜“环保”以及“危害更小”等信息进行营销。李成奎强调“必须对烟草公司的欺骗性营销策略予以强烈应对”,“有必要加强法律义务,透明披露烟草制品的成分和制造过程。”
李成奎表示,烟草公司长期以来使用“轻量”、“温和”等字眼,宣传烟草危害较小的形象,但实际上这类烟草产品在尼古丁和焦油含量上与普通卷烟相差无几。目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女性正成为烟草公司的主要目标群体,并针对这一群体制造和销售“调味烟草”。
韩国公众与烟草公司之间的法律斗争可追溯到1999年,尽管2020年健康保险审查评估院提起的诉讼在一审中未能赢得支持,但李成奎表示,国外已有多项判决承认烟草公司的赔偿责任。然而,韩国法院依然坚持“吸烟是个人选择”的论点。
他强调,为了加强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强化透明披露烟草制品成分和制造过程的法定义务。
“第二,我们必须彻底禁止针对青少年和女性的营销;第三,我们必须明确规定他们的社会责任,比如让烟草公司承担吸烟的社会成本。”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