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顾名思义,是吸烟丝的一种器具。人类最初抽烟的方式就是使用烟斗,因此,在谈及烟斗文化之前,不得不先说说烟草的文化。
烟草最早源起中南美洲,早在4000多年前拉丁美洲的人类还处于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产活动的原始社会时,居住在墨西哥的玛雅人已开始了烟草的种植和吸食。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
起初,美洲的印第安人用粘土、木料、大理石或玉石制成烟斗。烟斗除了用于神圣的宗教典礼中,他们还将烟斗视为战争与和平的象征,象征战争的烟斗外形看起来像战斧,象征和平的烟斗则是经过特意装饰的,是部族内的传承物。而烟斗在用餐结束时常常被用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也象征着友谊。
终于,直到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不仅发现了“新大陆”,更彻底改变了以后数百年直至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海滨时,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将干燥的烟叶,卷成筒状点燃吸食,冒出烟雾并散发出一股刺激性味道;也看到有人将烟叶碾碎做成鼻烟、嚼烟或类似现在的烟斗吸用。哥伦布的航海人员被那些“吞云吐雾”的印第安人惊呆了,于是,惊奇不已的哥伦布把馈赠的烟草带回欧洲
罗德里戈·德·杰雷兹(Rodrigo de Jerez)是哥伦布船队中的一位水手,他学会印第安人这种用烟斗吸烟的方式,并将这个习惯通过西班牙引入欧洲。从那一刻起,烟草正式步入了历史的舞台,同时通过在欧洲的传播,加速了烟斗的演化。
烟草历史年表
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首次见到印第安人阿拉布瓦肯族所赠的干烟草。
1499年,文献记录维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在委内瑞拉的一个岛上发现了口嚼烟草。
1545年,在北美靠近加拿大的一些印第安人部落,有抽烟的习惯。
1556年,法国首次了解烟草,并种植烟草。
1558年,巴西及葡萄牙开始使用烟草。
1559年,西班牙开始使用烟草。
1560年,非洲中部开始使用烟草。
1565年,英国开始使用烟草。
17世纪,烟草开始引进意大利、德国、挪威、瑞典、俄罗斯、波斯、印度、日本、中国和非洲西岸。
1604年,英国的詹姆斯一世发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反烟草运动。
1618年~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吸烟斗的习惯在美洲和欧洲大陆各处传布。
1650年,吸烟在英国已成为一种时髦的象征,伦敦已经有了120个熟练的烟斗制造者。
可以说,英国是现代烟斗的发源地,从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后,英国人的经济变得富有起来,英国的烟斗制造商们开始生产较为复杂美观的烟斗。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和对材料的认知度不高,首先出现的是粘土也就是陶制的长烟斗。因为在英国烧陶的成本太高,一般人都没有独自购买烟斗自用的财力。所以,出现了三五个喜欢抽烟斗的人凑钱买一支陶斗公用的情况。在当时,如果有人新买了一支陶斗,不但要奔走相告,大肆炫耀一番,更有甚者借此大摆宴席,以示阔绰。可见,那时的烟斗是一件比今天的宝马奔驰还要高端霸气上档次的奢侈品。有的餐厅旅店为了吸引顾客,专门设立吸烟室,将陶斗租给客人吸烟,按时间收费。令人啼笑是非的是,后来的顾客自然不愿意用沾上别人唾液的烟斗吸烟,就将烟斗管的前一段给折断,一来二去,原来的长烟斗越来越短,最终只能弃用。烟斗制造商们看见自己的心血收到如此待遇,勃然大怒,于是,弯式烟斗横空出世,现代烟斗的雏形初现端倪。
十八世纪开始,人们采用银、陶瓷、玉、玛瑙等材质制作烟斗。这段时期的烟斗制作技术优良,烟斗十分精致华丽高雅,法国的烟斗甚至聘请雕刻大师精雕细琢,雕凿各种珍禽异兽,神话传说。现在在各个博物馆所看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烟斗艺术品,大多出自这个时期。
虽然这个时期的烟斗让人大饱眼福,但大部分的烟斗都不是很实用,陶土仍然是制作烟斗最主要的材料,直到海泡石 (Meerschaum)的出现,烟斗的制造才真正有了改观。
18世纪中叶,人们在对制作烟斗的材质探索中发现,海泡石具有质地轻、阻燃和隔热的特点,而且由于石质细腻、柔软,故容易在外壁雕刻出十分精巧细致的浮雕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于是,渐渐的,海泡石烟斗开始成为上层社会的主流。巴黎的工匠采用海泡石来制造烟斗,他们以精湛的技艺,雕刻出各种造型的烟斗,当时一支烟斗的价格高达50英镑以上。(那时1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60英镑,而一个男性的工人平均工资是大约每年25英镑)随后,英国的烟斗制造商采用较简单的技术,制作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海泡石,以降低制作成本。
19世纪,维也纳的工匠成为海泡石雕刻烟斗的领跑者,有人描述说:“19世纪时,维也纳工匠雕刻出各种奇特的作品:爪子、阿拉伯人、戴帽的仕女、拿破仑肖像、骷髅头等,他们还会雕刻出更复杂的背景,例如神话中的乔治与龙、莉达与天鹅。”
如果说第一支精巧细致的海泡石烟斗诞生在巴黎,那么,圣克洛德就是今天独占鳌头的石楠烟斗文化的发祥地。
在石楠根出现以前,制作烟斗仍仅限于少数的材料,上流社会使用制作精美的海泡石和陶瓷烟斗,工人阶级则使用陶土烟斗。直到有一位烟斗客到拿破仑出生地科西嘉岛游玩时的一次意外,才使制造烟斗的材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间有许多关于石楠根烟斗起源的传说,其中最具真实性的故事是:一位法国商人在1821年到科西嘉旅行时,不小心把心爱的海泡石烟斗摔坏了。无奈之下,他请当地的一位工匠用石楠根去复制一支烟斗来用。结果,令这位商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支烟斗成功地显示出石楠根坚固耐用、木质细密、木纹漂亮、透气散热、阻燃力强且质轻的优点,是制造烟斗的最好材料。这位商人顿时嗅到其中的巨大商机,于是他立刻买了一批石楠根,运到法国南部的圣克洛德(Saint-Claude)。
圣克洛德是一个位于法国四大山系之一侏罗山脉(Jura Mountains)中美丽的小城,靠近日内瓦,那里有许多优秀的工匠。他向圣克洛德的一个烟斗制造厂主提议,用石楠根制作烟斗。果然不出所料,石楠根的特性使得这种烟斗一经投放就好评不断,大获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圣克洛德的烟斗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万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有许多国家烟斗业的竞争,但圣克洛德烟斗木雕精致的优良传统终于战胜了国外同业。目前它的年产量达到令人瞠舌的五亿支。据法国商会的统计,全世界抽石楠根烟斗的人,尽管他们自己不觉察,却有90%抽的是圣克洛德的烟斗。
圣克洛德的烟斗除了普通的光面样式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数不尽的花样。有的雕着古今人物的头像,有的刻着一个女人的胸像,有的雕着虫鱼鸟兽等等。在烟斗店的橱窗里摆着有古代的雨果、伏尔泰、卢梭、拿破仑和莎士比亚头像的烟斗,也有近现代的爱因斯坦、毕加索和居里夫人头像的烟斗,其他一般人头像的烟斗更多到数不胜数。
目前整个圣克洛德的烟斗工业除了家庭手工业不算外,大规模的工厂就有四家,男女工人超过两千人。这一切都表明,圣克洛德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烟斗之城”。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