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是工厂生产活动开展的主要区域,也是生产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在现场,大部分质量事故也在现场,因此,现场管理是提升工厂职能发挥质效的基础工作。
今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滁州卷烟厂将“精心打磨新工厂细节”列为全年工作主线之一,以标准化、专业化的现场管理,持续推动产线优化提升,为“三个工厂”建设筑牢根基。
盯准目标有章法
科学合理的标准是管理的依循与根基。现场管理因为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管理环境的动态性、管理目标的多维性而存在特殊性。
“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办法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够充分、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企业管理科科长何玉良在现场管理考核办法桌面演练时提道。
于是,滁烟在总结老厂管理经验、针对新厂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经过数次的现场调研、外出参观、培训学习、讨论推演和调整升级,最终形成了滁烟《7S现场管理考核办法》,为提高现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打好了制度之基。
现场管理推进委员会委员履职。郑敏摄
谁来管?
成立由厂长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现场管理推进委员会,下设推进办,依托组织架构凝聚全厂管理合力。
怎么管?
科学方法建立标准。以7S管理法规范现场作业秩序;以目视化管理法提高现场作业效能;以现场管理样板区创建树立直观标杆。
以三级检查暴露问题。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带头检查,厂级检查、部门巡查、车间自查轮番交替,发现苗头追根到底,分析原因抽丝剥茧,形成发布50余期检查通报,实现了现场问题的多层次、全覆盖查找识别。
以管治结合督促改进。若干份问题点跟进表单的收集,以查促改,跟踪解决,形成了常态化的闭环管理机制;有的放矢的专项治理项目,针对性解决“疑难杂症”,疏通了现场管理的难点堵点。
落实处,见真章。现场管理的红利逐步释放,开始一点点被一线员工感知。
“现场管好了确实能带来方便。我们机台小工具不少,现在都统一规划,定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减少了到处找、找不到的情况。”卷接包车间的机台长姚飞从细微处谈到自己的亲身感受。
从零做起成风景
“要把握新厂优化完善最佳时机,推动美好滁烟最好呈现。”滁州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周祥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要求道。
这“最佳”时机有顺风顺水的机遇。一线员工继承自老厂时期的现场意识攒下“厚底子”;制丝车间95%的设备更新与卷接包车间全线统一化国产机型的设备配置打牢“硬支撑”;协同制造中心系统等数字化平台的上线运行带来“新活力”。
但要“把握”时机也有逆水行舟的挑战。对照生产新模式,工作流程亟待梳理;面对管理新职能,部门职责仍需界定。现场能否服务好生产?管理怎样全面细致、到边到底?新旧观念冲突如何消解?
面对问题,滁烟的回答是,网格化管理强基础、全员化管理优氛围、精益化管理提质效。强化班组建设,压实管理责任,同时利用OA平台、办事公开、企业内网、两号一台等多种途径营造现场全员参与共管的氛围。上下一心,全员参与,用团结的集体将众人的智慧与力量熔炼成问题的显微镜、风险的防控线、创新的导航仪。
一年来,全厂范围内共收集了来自生产一线和职能部门的60余个创新项目、300余个精益改善案例、若干个合理化建议,涵盖了生产流程优化、设备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等多个方面。
改善案例评审现场。郑敏摄
在制丝车间,巧用金属板为高频振筛除尘接料斗加装插板阀门,将困难且带有危险性的维修工作,转变为简单的阀门插拔;在卷包车间,更改预制烟包装方式,使预包烟更易拆解,大大提升了手工包烟生产效率;在动力车间,维修工利用手边旧零件设计组装的1kw电子负载,对比市场上动辄千元的产品而言既节约又能满足使用需求……
小改小革与创新发明在厂内蔚然成风,各部门积极行动,科技成果多点开花,契合了公司创新体制、精益管理、卓越质量的发展路径,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步入生产现场,整齐划一的设备映入眼帘,物品定置规范,目视效果鲜明,呈现出一派井然有序、干事创业的景象。一年多以来,放大优势,攻克劣势,新滁烟在生产模式由三班制转为两班制,生产人员合并减少近40人的情况下,保持住了100%的优质品率,单班日产能提高34.7%。
滁州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生产现场。王婷婷摄
目前,滁烟的现场管理工作已经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转向常态维护,以期化繁为简,化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化有形的管理举措为无形的工作自觉。
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滁烟明确思路,有章有法,以创新的思维去实践,以持续的努力去完善,将生产线打造成美丽风景,谱写出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创一流烟草企业的奋进篇章。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