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对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是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环。
从企业的创新体系看,如果说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那么组织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员工创新体系则是厚植创新土壤、涵养创新生态的重要手段。
为此,安徽中烟工会组织履行在创新发展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这一职责使命,以员工创新日活动为抓手,推动群众性创新与企业创新体系有效衔接,通过搭台赋能,积极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发全员创新潜能。
精心谋划 厚植创新土壤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持续创新。”安徽中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魏轲说。
安徽中烟党组高度重视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搭建起涵盖群众性创新、QC活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创新体系。
创新既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在魏轲看来,群众性创新活动在创新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的特点,它来自一线员工、立足一线岗位、解决一线问题,对于营造创新氛围、厚植创新土壤、塑造创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安徽中烟坚持边建设、边运行、边完善,逐步打造了合理化建议、“双优团队”评选、劳模创新工作室及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等多种群众性创新载体。
以“凝聚员工智慧和力量,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安徽中烟群众性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来,安徽中烟累计征集员工合理化建议1万余条,评选产生企业优秀合理化建议200余条、重大合理化建议近20条;130个优秀团队和60余个优秀班组先后脱颖而出,获得企业“双优团队”荣誉;10家劳模创新工作室陆续被地方工会授牌,汇聚力量、培养人才、推动创新的作用愈发显著。
“让群众性创新活动深入到一线、覆盖到全员,通过岗位创新解决日常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成果创新增进发展动能,以体系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安徽中烟群团工作部部长王礼胜说。
今年安徽中烟党组就“强化管理创新”提出了“深化群众性创新活动,持续扩大管理创新覆盖面”的工作要求。为此,安徽中烟工会聚焦“怎么创、创什么、怎样用”开启新的谋划,从明晰体系定位、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创新形式载体入手,对群众性创新活动机制进行“再创新”,员工创新日活动就此应运而生。
“我们坚持创新无门槛,不唯资历、学历、岗位,鼓励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立足岗位、立足自身,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学习运用科学的创新工具,掌握正确的创新方法,让群众性创新活动落实到基层、深入到一线,长期坚持下去。”安徽中烟群团工作部副部长陈浩生说。
在形式上,他们对现有合理化建议和“五小”科技创新活动等群众性创新活动载体进行拓展,提档升级为建议改善和发明创造类成果评比,鼓励员工开展小改小革等改善活动,提高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实用性。
在评比中,他们引入良性竞争机制,通过“广泛发动、逐级筛选、集中评审”的方式,以成果的创新水平和实施成效为评选标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增强竞争性、提高影响力,确保创新成果质量和获奖成果的含金量。
高效实施 涵养创新生态
近日,在安徽中烟2024年员工创新日活动现场,来自全省烟草工业系统的60余名“员工创新达人”同台展示,拼“成果”、比“业绩”、展“形象”。
在此次活动中,青年员工提出的13个建议改善类成果和22个发明创造类成果接受专家组评审,分获4个赛道的奖项;10个以青年员工为主要领衔人的优秀团队逐一登台,汇报团队建设思路、特色措施和推进成效;1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既让我学习了更加科学的创新工具和创新方法,也通过交流学习找到了工作中同质化‘病灶’的新解法。”安徽中烟芜湖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员工包静说。
组织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创新创造、建功立业,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办好首届员工创新日活动,自4月起,安徽中烟工会就此次活动专门印发有关方案。下属各基层工会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征集报送,并分别围绕“双优团队”和创新成果两个赛道,开展成果发布评审。
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造就了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凝聚了上下联动的组织合力。经过广泛征集报送,共有123项群众性创新成果和34个优秀团队入围。
随后,安徽中烟工会邀请相关部门对参赛成果和优秀团队进一步分类,对上述发布人和团队负责人以书面形式进行发布指导,真正达到了“工会搭台、横纵结合、创新驱动、活力提升”的效果。
得益于群众性创新新模式的搭建,不少“小巧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成果”,并固化成“新方法”。
获得职工建议改善成果赛道一等奖的“‘乔龄’贴标法”成果的主要完成者乔龄是滁州卷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职工。
面对复杂繁琐的贴标工序,乔龄凭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敢想敢为的精神,在一次次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不仅提高了贴标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极大减少了人力消耗和劳动成本,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好点子在一线,“远水”也能解“近渴”。小创新、小改善、小创意萌芽于基层,为安徽烟草工业系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办法。多元化人才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彰显,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化。
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可创新。“‘乔龄’贴标法”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获奖,不仅是对员工个人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公司群众性创新模式的肯定,对于营造企业创新氛围、培育全员创新文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不是一“创”了之。安徽中烟表示,要在创新成果运用和创新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
在成果运用方面,将优秀成果择优向安徽省总工会推荐,参与全省范围的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和成果路演征集,持续扩大安徽中烟群众性创新的影响力、提高社会认可度。同时,继续搭好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加快成果转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企业管理、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等部门协同,加强适应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引导员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提升创新体系建设质效。
搭台赋能,向“新”而行。安徽中烟表示,将继续坚持以员工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守正创新,立柱架梁、积厚成势,持续推动公司群众性创新工作向“新”、向“深”、向“广”,以创新软实力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