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发展征程上,黔江卷烟厂紧跟步伐、深挖潜能,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集聚蓝领工匠力量,发挥高技能人才头雁效应,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精品卷烟工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2011年10月,黔江卷烟厂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选拔生产、服务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号召,成立技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启动建立第一个高技能专家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高级技师戴滔领衔,集聚制丝、卷包车间7名高级技师,以电气和机械为主攻方向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2012年,工作室经市人社局考核评审获得“企业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称号,随后相继获评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重庆市“市级技能专家工作室”,2017年更名为“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获“重庆市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称号。
2016年3月,黔江卷烟厂成立了动力设备维修技能专家工作室,由重庆市技术能手、高级技师王兵领衔,集聚8名技师和高级技师,围绕锅炉、供电、空压、空调等设备维护,技术攻关,小改小革等开展工作,同年12月,该工作室被市人社局授予“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称号,2017年更名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两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黔江卷烟厂着力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制度机制,为工作室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硬件不断完善。他们先后投入近200万元用于工作室基本建设,为其配齐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添置并适时更新实验平台、教学设施,满足工作室集中办公、移动办公、实验实训、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多项功能需求。
队伍日益优化。随着职能不断强化,两个大师工作室不断吸纳新成员、增添新动力,其中戴滔工作室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13人,王兵工作室在保持原有8名核心成员基础上新增第二梯队成员7人。一些勤学习、爱钻研的青年技术骨干,经主动申请、组织审核陆续加入两个工作室,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级技师为主、技师和高级工做补充的队伍建设新格局,“头雁”领阵、群雁齐飞,蓝色“雁阵”不断发展壮大。
管理持续改进。黔江卷烟厂主动对接市、区两级人社局,对照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和建设验收规范,不断建立健全日常运行、经费使用、设备维护、项目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市、区两级检查、验收和评比,促进了工作室的规范运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改变了过去技能人才单兵作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效激发了技能人才团队活力。经过十年探索,黔江卷烟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大师工作室自觉担当起攻坚克难的责任,成为企业高质高效运行的坚强后盾。“大师”们紧紧围绕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设备效率等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在各自擅长的技术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成立至今,两个大师工作室共计开展250余项技术攻关、小改小革,43个QC成果获省市级奖励、9个获国家级奖励,下辖7个QC小组先后获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创新创效的主战场。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室承担了企业大部分科研项目攻关任务。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积极钻研,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创新创效工作,先后完成科技项目25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表科技论文12篇,获得市人社局专项补助资金4次,推动企业对标指标水平、设备运行效率不断提升,有力带动了全员创新、促进了降本增效。
——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工作室主动肩负起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积极编写典型维修案例、开展专题技术讲座、组织技术交流,同时承担了技能鉴定前的理论实操培训、技能竞赛的选手培训及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两个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为工厂培养出了10余名高级技师、30余名技师。
——企业形象的展示窗。工作室在重庆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各项检查评比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树立了良好口碑;工作室积极推动工厂与黔江区职教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多次参与校方培训教学和学员实操能力辅导;工作室成员多次担任黔江区、重庆中烟乃至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和职称考评工作……“大师工作室”这一品牌愈擦愈亮、愈来愈响,成为企业对外交流、形象展示的一扇靓丽窗口。
今年,黔江卷烟厂深入贯彻行业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新建以重庆市劳动模范、高级技师欧国东为带头人的卷包车间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拔5名高级技师、6名技师和2名青年技术骨干为工作室成员。至此,黔江卷烟厂制丝、卷包、动力三大车间三个大师工作室,形成三足鼎立、三位一体新格局,共同支撑起精品卷烟工厂建设的技能基石。
站在重庆中烟“赢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技能大师工作室这股磅礴的蓝色力量正在加速集聚,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