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烟草行业逐步开始探索国际市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某些国内大品牌出口量已经开始增加,并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之后,“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进一步推动国产卷烟品牌开始做大做强。 21世纪10年代,已经有中烟企业提出过明确的国际市场拓展目标,并围绕中式卷烟国际市场的定位进行品牌调整。
到2015年左右,行业已进一步布局境外卷烟培育。
2020年2022年,中国烟草倡导通过“走出去”战略实现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跨越,并强调加强与跨国烟草公司的战略合作,并指出中式卷烟需要真正实现品牌化,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
这些时间节点反映了中国烟草行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国际市场开拓的不同侧重点和努力方向。可以说,历年来,不停地在强调走出去,却没有一年,真正是卯着劲儿想要把这件事真正意义上落实到位。
而从2023年开始,尤其是2024年底到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可以说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出海”的探索上,目前国内烟草企业正积极尝试与国际同行合作,推动中式卷烟的国际化发展。
以往来看,中国烟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雪茄、出口型卷烟为主,覆盖东南亚、中东、欧盟等多个地区。往往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品规组合,满足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
而在2023年开始至今年,低焦大爆发,“中华”、南京、黄鹤楼、宽窄这些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纷纷推出的“3mg”低焦烟,就是释放了一个非常强的信号:以大品牌来带动更多品牌对于低焦卷烟的国际化产品力塑造。低焦烟符合国外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特点,一直以来被认为在国际市场具有双重优势,这为中式卷烟的出海计划提供了新的机会。
与此同时,“环境友好型”产品概念已经不止一款产品提出,以红塔山(细支传奇)新版为代表的更多新品、储备新品都已开始涉及。“减害增益”型香原料添加的趋势也正向迅速上升,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以中式卷烟、重大需求和降焦减害为战略方向,这为中式卷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这些迹象,实际都不断在印证着中式卷烟及其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更重要的一点,一些产品甚至是新产品,已经在包装、口感、文化内涵、情绪触达等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外烟转化”优势,比如去年杀出重围一枝独秀的中南海(冰耀中支),正式切中了外烟果味产品需求缺口与电子烟用户回流传统卷烟的趋势,赢得了国产特色化产品市场发展更多的空间。
同样,目前大品牌已经开始研制部分试制品,这些试制品在社交媒体网站已经有部分照片的流出,“异型+特殊烟支数量+颜值+口味”的多重创新,都直指国际市场,非常符合国际审美。
还有近期热度很高的玉溪(细支缤果爆),不论玉溪品牌官方是否对这款烟有“出海”的相关规划,笔者都认为它在国际市场会很吃得开,无论从包装颜色上,还是产品口味上,都具有国际化亮点(盲推测东南亚市场会很喜欢),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这也给接下来品牌的推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纵使在大国崛起、民族自豪感的总基调下,也并不一定追求款款都呈现的是东方意蕴感满满的中式审美特征。国内卷烟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传统卷烟销量增速趋缓。消费降级趋势下,中低端卷烟利润空间压缩,倒逼企业通过高端化、国际化寻求突围。
接下来的增量空间需依赖国际市场,有必要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有更多“外烟转化”,有更多新鲜感、奇趣感、流行感的产品出现,行业就有更多出海的底气。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