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烟草行业的合作生产历经多个阶段,过去的历程、现在的挑战,一直都在引发着烟草行业的热议。近些年行业合作生产规模出现断崖式下降,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与你一起探究。
一、行业合作生产发展历程回顾
行业合作生产已悄然走过了二三十年,为各行业做强做大品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交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头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合作生产经历了起步、成长、发展、回落四个阶段。这跌宕起伏的演变过程深刻反应了行业以不断的改革创新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合作生产探索起步期(上世纪90年代~2003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省为单位的工商一体发展模式,除了少数省份的工业企业较强外,多数省份的工业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一些企业的品牌发展势头较好、计划资源不足,而有些企业的生产计划又难以完成,所以各省份之间、企业之间开始探索品牌联营加工。行业品牌合作生产工作刚刚起步,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探索期。自发性形成的联营加工规模不大,但为行业大规模开展合作生产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合作生产引导成长期(2003~2009年)
2003年起,烟草行业实行工商分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始逐步形成。这一阶段,参与品牌合作生产的主体从初期的单个卷烟厂逐步转变为以工业公司为主体的省级单位。2006年,国家局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工业公司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后,越来越多的省级工业公司参与到合作生产工作中,品牌合作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合作品牌也由“多乱散”向“少而精”调整,重点品牌合作生产量占比也不断攀升。但由于品牌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合作生产关系不够稳定、政策支持措施不够完善,仍有部分企业对合作生产处于观望状态。
合作生产全面发展期(2010~2015年)
2010年国家局提出了“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制定了“532”“461”品牌发展战略目标,并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措施文件,从计划、资金、考核全方位对合作生产给予政策支持。在这一阶段,行业合作生产工作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合作生产规模、结构、效益均达到历史新高。“十二五”期间,行业18家省级工业公司均参与到品牌合作生产工作中,合作生产品牌逐渐稳定在15个左右,重点品牌的品牌集中度、规模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稳固提升。
合作生产持续回落期(2016年至今)
2015年卷烟提税顺价、供给过大等因素导致接下来两三年部分品牌销售受阻,行业工商库存、社会库居高不下,产业链循环不畅,输出企业主动进行品牌输出收缩,行业合作生产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2019年至今,在“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增速合理、贵在持续”工作方针指引下,行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工业企业发展普遍向好,特别是输入企业自有品牌高速成长,导致其合作生产意愿持续减弱,行业合作生产规模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在这两个阶段,行业品牌输入和输出企业出现了主动到被动的身份切换。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利群品牌规模跌破300万箱已成定局,行业品牌300万箱规模天花板“魔咒”再现,“136、345”品牌发展目标实现并保持的难度较大。
二、原因分析
近些年行业合作生产规模出现断崖式下降,表象上是在稍紧平衡的供需关系大环境下,小企业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较快发展,合作意愿随之下降。但从宏观角度看,核心原因是行业在推动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的力度以及配套政策有待加强,导致“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目标实现难度加大。
行业缺乏对各工业企业精准的分层发展定位规划
目前行业共计有19家工业(含中烟实业),品牌规模最大的超过800多万箱,小的不到90万箱,企业体量跨度较大;一二类品牌规模超过100万箱的有12个,其中有16个大单品,每个年销量都超过50万箱,累计销量1416万箱,占行业销量比重的29.23%。
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存在较好的基础。但由于2018年以前,输出企业主动缩减合作产量,导致输入企业产生了生存危机,这让其认识到打造自己品牌的重要性。因此,随着这些年行业结构不断攀升,大家都一拥而上瞄准高端市场,导致行业高端高价位状态疲软、低价位供不应求普遍高溢价,“两高一低”出现了供需失衡问题。我们认为行业提出的适度竞争是必要的、可行的,基于现有工业和品牌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是要确定符合全行业发展利益的分层发展定位,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导致行业经济运行出现大幅波动风险。
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落实得不够充分
上一轮行业改革,基本上构建了行业规模经济与适度竞争兼容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模式,全国性大品牌培育形成,中式卷烟牢牢占据国内市场99%以上的市场份额,重点品牌持续发力,产销集中度、销售额、销售集中度等指标逐年增加,成为带动行业质量和效益稳定回升的绝对力量。当前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十六字”方针指引下,行业发展整体表现为大企业经济增长落后于行业排名靠后企业的增长,大品牌成长性落后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成长性,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近些年大企业自身创新引领新不强,品牌竞争实力持续被削弱
中国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卷烟消费需求同样发生了深刻变化,彰显个性化特色的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和追捧。
从2014年开始,行业各品牌尤其是区域弱势品牌大胆创新,寻求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实施战略转向与突围。在2014-2017年期间,行业创新品类规模井喷发展,3年实现6倍多的增长,占行业总量比重迅速提升至6.73%。在随后5年里,行业创新品类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8.92%,截至2022年规模占行业比重提升至19.44%,一类创新品类占行业一类烟比重超过50%,创新品类真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此期间,行业涌现出了诸如南京、泰山、娇子、长白山、贵烟等一批依靠品类创新获取快速发展的后发型品牌。而与此同时,部分传统优势品牌在创新品类上发展相对滞后,更好满足市场的能力不太出色,给了输入企业自有品牌腾出了发展机会。
行业推动的各类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行业发展趋势与“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目标有所背离。为了减缓合作生产持续下降趋势,优化行业生产力布局,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行业积极推动了企业集群发展、卷烟生产力梯度结构性转移试点等工作。但从这几年的合作情况看,尽管大家在计划、烟叶、品牌、市场、人才及工厂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合作,但合作的层次都不够深入,利益捆绑不够牢固,合作成果不太显著,尤其是一旦触及到影响自身品牌发展这个核心利益,就一定会绕道而行。
从本质上看,当前的卷烟生产力梯度结构性转移试点仍然只是输入企业对输出企业短期需要,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希望借助大企业的各类优势资源,帮助推动自有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全面掌握独立自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结语:
在未来,烟草行业的合作生产计划任务可能变得更加刚性,以确保规模不再下降。同时,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有望更加充分实施,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作模式也可能升级,吸纳更多企业,形成更多合作工业集群。此外,利益联结机制将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以确保合作企业共享利益并共担风险。在下一期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些趋势,并了解行业合作生产的未来展望。敬请关注。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