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局、世纪疫情背景下,如何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身处不同行业的企业将采用怎样的“出海”策略?又有哪些具体实践?近日,多家知名企业向中国新闻网“百企看品牌强国”栏目介绍了自己的“出海”策略和实践。
吉利集团:全产业链输出
在汽车行业,“出海”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吉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新发展新格局下,吉利必须要继续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吉利集团旗下的领克汽车,正持续推进“欧洲战略”和“亚太战略”。“欧洲战略”启动后,截至2021年12月,领克已在欧洲开设了7家领克体验店。其中领克01满足了欧洲严苛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带动了领克品牌研发、制造、销售等全球体系能力全面提升。而去年开启的“亚太计划”,则首战落地科威特,采用“分销”模式开拓市场,并打造了首个亚太市场的Co: Club领克官方车主俱乐部。
同时,吉利“出海”已经从简单的产品贸易,走向“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产业链输出。举例来说,自吉利集团收购宝腾汽车以来,宝腾的研发能力、产品品质、体系能力和经销商水平不断提升,更多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宝腾汽车也重启了海外市场拓展。
小鹏汽车:“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
同属于汽车行业的小鹏汽车,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模式。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认为,科技创新是品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智造必然是海外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特质。
李鹏程介绍,今年2月份小鹏汽车启动了品牌出海2.0计划,率先在欧洲市场导入了“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小鹏汽车欧洲首家直营体验店也已经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开业了。同时,小鹏汽车还与欧洲头部经销商荷兰Emil Frey NV集团、瑞典Bilia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为欧洲鹏友提供优秀的客户体验。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率先在挪威完成了销售、交付、服务等全闭环的海外经营经验,今后也会有更多品牌换新国际化动作陆续落地,朝着国际化、可信赖的高科技出行公司的目标迈进。
伊利:全球智慧融合+全球产业融合
身处乳制品行业的伊利,同样重视品牌的国际化。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国际化将构建品牌高地。
张轶鹏介绍,在新发展格局下,伊利坚持以智慧、产业双融合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方面,伊利加强全球智慧融合,在荷兰成立并升级欧洲创新中心,在新西兰建立乳品生产和科研一体化基地,至今已在全球建立了15大创新中心。
另一方面,伊利加速全球产业融合,集聚全球资源构建世界级品牌,使“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协同优势得到全面提升。2014年,伊利在新西兰投资建设了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大洋洲生产基地,刷新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纪录。2019年,伊利成功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企威士兰后,合作领域再次延伸。
蒙牛:结合当地文化开展品牌建设
同属乳制品行业的蒙牛,也一直坚持要让品牌“走出去”。蒙牛集团执行总裁、党委副书记李鹏程认为,“走出去”应该做好产品与服务,结合当地文化,开展品牌建设。
李鹏程认为,食品是直接服务普通消费者的民生产品,优秀的食品品牌能够成为“心的桥梁”。特别是在从新冠疫情冲击中复苏的特殊时期,食品企业抓住关键机遇,做好产品与服务,结合当地文化开展品牌建设,必将有力提升各国人民对“中国制造”的认同,为中国品牌在全世界赢得更多的朋友。
中国石化:试点先行,做优做强、做出特色
在石油化工行业,“走出去”同样对于企业具有战略意义。中国石化的负责人表示,中国石化要立于国际,打造“全球化”品牌格局。
具体来说,中国石化编制了《中国石化品牌与国际能力提升战略规划》,按照“试点先行,做优做强、做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制定了“2+3+N”跨文化融合试点工作方案。即做优2个国家级试点,做强3个集团级试点,做特N个企业自选试点,有效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布局。
同时,中国石化还通过加强跨文化融合,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以公共关系及社会责任实践提升央企国际形象,加大品牌国际化传播及营销力度,打造海外社会责任示范基地,提升了国际品牌形象。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