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广州日报》报道 为什么老是戒不了烟?研究表明:烟草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
尽管“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理论人尽皆知,但仍有很多烟民享受吸烟。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因人而异,短时间内也未必能看得到;而吸烟有时可以提神、解压,减轻焦虑,这也是他们不希望戒烟的重要原因。然而,英美的最新研究显示:戒烟后,人的压力感和焦虑感会得到极大地缓解,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向上。而对焦虑或抑郁的吸烟人群来说,戒烟后的效果等同于服用抗抑郁药。
专家表示:戒烟成功可以增强人的信心和力量感,能整体提升人的身心状态。而烟草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真正戒断需要医生的介入,接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英美研究:
戒烟能提升精神健康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3年2月份,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戒烟者与继续吸烟者相比,其焦虑、忧郁和压抑的情况都有所减少,生活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中度或重度吸烟者在戒烟后精神会产生愉悦,对焦虑或压抑的人群来说,这等同于服用抗抑郁药物。而曾被诊断为精神失常(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的患者在戒烟后也产生类似改善效果。
无独有偶,几乎是同一时间发表在美国《心理医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也显示,对于有情绪问题的人或者上瘾症患者来说,戒烟能够提高精神健康。
美国医生在临床治疗抑郁症、酒精依赖症、毒品依赖症时,通常会忽略戒烟问题,允许病人照常吸烟,在他们的观念中,精神疾病更难医治,而戒烟可能会干扰治疗过程。但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却发现,戒烟或者每日大幅减少抽烟量都可以提升病人的精神健康,减少抑郁症的困扰,而酒精和毒品依赖程度也会降低。
研究者分析了一个全国性的有关酒精及其他滥用的调查问卷。当时有3.5万人参加了这一调查,在跨度为3年的两份问卷中回答了有关抽烟、饮酒、精神健康状况等问题。研究者从中选取了4800位烟民的问卷,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次接受问卷调查时有上瘾症或者其他精神病症的人如果在3年后再回答问卷时已经戒了烟,那么其原来的精神病症仍然保持的几率大大降低。而在第一个问卷中没有出现精神问题的人在戒烟后也不容易发生类似精神问题。
结束吸烟打破尼古丁循环后幸福感提升
为何戒烟可以带来快乐呢?专家认为:这是因为戒烟后人的整体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提升了,而且戒烟成功增强了人的信心和力量感。
“人们普遍认为,吸烟对精神健康有好处,"吸烟减轻压力"、"吸烟让人放松"、"吸烟帮助你享受事物",但实际上,当你结束吸烟打破尼古丁循环后,你的精神状况就得到改善”。主导“戒烟使人快乐”研究的伯明翰大学健康与人口学学者杰玛·泰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对此,广州市脑科医院物质依赖科王达平主任医师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香烟的确能令人短暂兴奋放松,起到抗紧张焦虑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跟尼古丁有关。根据《2007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吸烟者吸入的尼古丁90%在肺部吸收,其中四分之一在几秒钟内即进入大脑。尼古丁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对交感神经的影响,可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可使吸烟者自觉喜悦、敏捷、脑力增强、减轻焦虑和抑制食欲。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抽烟的害处远远大过能减轻紧张的那一点点作用。人可以通过很多办法放松、抗紧张,比如转移注意力、增强体育锻炼,甚至可以服用抗紧张的药物。”
王达平说,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在于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三四十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一旦浓度降下来,不能补充的话,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有人烟瘾大到“几分钟不抽就烦躁不安”,而大部分人戒烟后,整体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变好了,“口没有那么干了,食欲会好转,人感觉更放松”。有趣的是,王达平自己就曾是一个戒烟成功后幸福感提升的鲜活例子。他说,过去他烟瘾很大,一天能抽两包,出差坐飞机只能死扛,下了飞机不是先奔厕所而是先抽上一支烟为快。而戒了烟后,不仅抽烟导致喉咙痰多沙哑的病理状况改善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仅凭毅力戒烟成功率不到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余金龙是广州市戒烟指导专家组成员,他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力量感。“戒掉烟瘾需要力量,能成功戒断说明自我力量提升了,这种力量感能增加人的自信和幸福感。”
余金龙认为,吸烟缓解焦虑只是暂时的,但就像凭吃安眠药、喝酒治疗焦虑一样,是杀鸡取卵的行为,长期吸烟会增加焦虑。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吸烟反而会增加青少年焦虑和精神失调的可能性,受调查的吸烟青少年患焦虑障碍的几率是普通人的5.5倍,出现惊恐障碍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16倍。“用吸烟缓解焦虑,实际上也是在逃避焦虑。”
余金龙指出,戒烟要成功,人需要面对许多焦虑,戒烟路上存在很多诱惑和压力,如同伴诱导你吸烟,自己的心瘾难除等。“如果仅凭毅力戒烟,成功率不到3%。最后将烟彻底戒断了,那你的力量感和自信心肯定会增加。”这也就是戒烟后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普遍提升的原因之一。作为精神心理学家,余金龙有切身体会:当年他烟瘾很大,而当终于戒掉二十年的烟瘾时,心理状况得到了很大提升。
烟瘾重是精神疾病
“打火机一点燃香烟,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能产生四五千种化合物,烟雾中的致癌物至少有四五十种。”王达平告诉记者。而所有癌症死亡的原因,大约30%可归因于烟草制品的使用。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6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会达到800万。
为何烟草危害如此之大,近年来国内控烟措施也越来越严厉,医院的戒烟门诊却始终热不起来呢?王达平认为,这首先是因为人们存在观念上的误解,很多人不把吸烟上瘾当做是一种病,以为靠自己的意志就能戒掉,不需要去看医生。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烟草依赖列入精神神经疾病,而且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大部分人都难以自我控制。导致戒烟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烟民的一种鸵鸟心理,在未造成危害之前不想治,缺乏求医动机,王达平说:“要是肿瘤科医生告诉一个烟民,他因为抽烟得了癌,他第二天就不抽了。”余金龙表示:“生病往往是戒烟最成功的原因。”但有时却为时晚矣,他有两个朋友都在壮年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这令他非常感慨。
戒烟要做充分准备
推荐药物戒烟
余金龙认为,消除烟草的危害关键在于整个社会的参与,要加强香烟危害的宣传,同时制定法律,不准青少年吸烟或者购买香烟。而对个体而言,他建议烟民在准备戒烟时要选好时机,做好准备,才能争取一次戒烟成功。“我不主张随意就戒烟,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戒烟有难度,随意戒烟更难成功;还因为每戒一次常常就会多抽一次,烟瘾可能越戒越大。大脑可能有个潜意识机制:潜意识分不清自愿戒烟与真正没烟抽的不同,戒过烟后,为了避免再受没烟抽之辛苦,趁现在有烟就多抽一些。”他建议,烟民在压力大或者应酬较多时,不适合戒烟。
余金龙戒烟成功至今已经有四五年,他总结了自己的经验。首先,他没有选择过年时戒烟,因为这段时间应酬比较多,受外部环境的诱惑比较大;其次,他在自己身边到处都放满了烟,别人想抽烟时,他还能递过去,但自己是不抽。因为他发现,以前戒烟时把烟清理得一根不剩,一旦找到就拼命抽,吸上一口后就不想放弃了,这种模式不能再重复。还有,戒烟期间,要是一天没抽烟,晚上就奖励自己喝一点酒,算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奖励,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月。他建议每个人都可以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自我奖励方式,比如上网、打高尔夫球等。另外,想抽烟的时候,他就观想自己的肺现在清爽了很多,如果再抽,肯定会让肺变得污浊。网上有个烟民还有一个绝招:每次想抽烟时就干咳一下,利用这个条件反射,提醒自己抽烟导致的咳嗽是多么难受。
不过余金龙强调,他的戒烟模式不可以复制,戒烟最重要的还是在烟民有了自主戒烟的愿望后结合药物治疗,尤其是那些烟瘾很大的老烟民,单凭个人的力量戒烟的确不容易。作为抽烟20多年的老烟民,王达平也有亲身体会,他自己戒了三四次才戒掉。“戒烟的时候很烦躁,回家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看到小孩不顺眼就打一巴掌过去,小孩对妈妈说:"妈,不要叫爸爸戒烟了,他会打人的。"王达平后来靠服用抗紧张药物辅助治疗,这才戒烟成功。
王达平告诉记者,烟草依赖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各家医院戒烟门诊的治疗手段都比较成熟。他和余金龙都表示,戒烟需要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
关于戒烟,两位专家都提出了忠告。王达平说:“早戒早受益,迟戒比不戒好。”余金龙则提醒烟民:“既然戒了,就不要再去试一口,因为人的意志力难以抵挡第二口的诱惑。”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