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广州日报》报道
“控烟为你我 文明齐分享” 广东省广州市将每月开展控烟专项执法活动
“去年广州市控烟条例开罚后,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确实改善了许多,这两年在各种会场基本看不到有人吸烟了。一些老烟枪犯了烟瘾,就悄悄到露台吸几口再回会场……”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刘小钢说,控烟条例加重处罚后,以前常见的劝烟、递烟情况也很少出现。
按计划,广州各区、市直各单位每月要对辖区开展一次控烟专项执法活动,并要结合广州市控烟主题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安排,针对经营性餐饮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网吧、酒店、车站、商场等场所开展执法检查,认真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市控烟办报送执法检查情况。市控烟办将每月通报全市控烟行动进展情况。
公共场所吸烟,既影响普通市民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广州的文明城市形象。记者从广州市文明办获悉,为解决人们公共场所吸烟、烟头随地丢弃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市文明办、市创建办、市控烟办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控烟为你我 文明齐分享”行动。
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在很多老烟民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随着广州控烟力度的不断加码,这种“习以为常”正在慢慢起变化。按照要求,今后广州每月都会有控烟执法行动。
招聘百人专职巡查
广州市在2010年9月1日已实施全面控烟,去年修订增加直接开罚50元的条款,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显著减少,但离真正全面控烟还相距甚远。
2011年起,广州开始筹划建设一支100人组成的控烟巡查队伍。由于涉及多方面问题例如人员性质、如何分配等,这支队伍的招聘时间表一直没有下文。
市控烟办主任伍任初透露,上月底,已将控烟巡查队伍招聘通知下发各区(县级市),近期就会开始招聘。据悉,控烟巡查员并没有执法权,有点像城管执法的协管员,起到的是协助执法的作用。巡查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现场劝导,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为了及时取证,还将为这百名控烟巡查员配备录像、照相设备。 “在目前形势下,能拿出100个人来专职控烟,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控烟的高度重视。”
据介绍,这百名巡查员属合同制政府招聘人员。除了市控烟部门招聘15人,各区(县级市)将各招聘6~9人。伍任初透露,招聘将设笔试、面试,招聘条件初步定为本科以上,35岁以下,男女不限,最好具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
领导干部带头禁烟
“印象中最爱吸烟的是机关干部。”家住杨箕村的文姨说。
2013年年底,中央出台了五项具体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这五项具体规定对广州全面控烟会有促进。
廖新波曾在其微博上对中央出台《通知》表态:“领导干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终于下禁令了,希望党纪来得严厉些!”长期以来作为全面控烟的支持者,廖新波对出台控烟条例后,广州公共场所吸烟行为屡禁不止感到疑惑,他希望党纪能增强对公共场所禁烟的约束力。
“我们部门早就没有人抽烟了。”广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局级干部告诉记者。以前其所在部门有个别同事抽烟,不过他们都很有自知之明,总是躲到没人的地方偷偷抽一根。而一些嗜烟如命的老同志退休后,公开抽烟的人几乎见不到了。
小于是一名入职六年多的公务员,现在已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由于经常熬夜加班,他会抽烟但并不多抽。广州出台控烟法规后,严禁在包括办公室在内的公共场所吸烟,对此小于觉得影响不大。“我的原则是肯定不妨碍别人。”
不过小于也告诉记者,既然中央出了规定,那自己一定不会在单位抽烟。他原本认为,抽烟只是个人习惯,现在看来已经被上升为党的纪律。“以前不怕部门阿姨‘投诉’,现在要小心啦。”小于表示, 自己也要戒烟。
酒楼饭店执法最难
越秀区某大酒楼的管理者因吸烟区设置不达标而收到一张限期整改的罚单。
当执法人员走进该大酒楼二楼大厅时, 发现多名食客的手上香烟袅袅,正欲上前责罚,被酒楼管理者制止,“这里是吸烟区,一楼大堂、包房和偏厅才是禁烟区”。执法人员质问其为何没有在大厅入口设置明显的吸烟区标志, 该管理者改口称:“这里是非禁烟区,但我们不提倡吸烟。”执法人员提出两个整改方案: 要么将二楼大厅改造成合格的吸烟区; 要么酒家在三天内全面禁烟,完善禁烟标志。
相关管理者向记者表达了难处:“作为业界人士,我最希望全面禁烟。不仅空气好一点,而且不用花钱买烟灰缸。但是,食客不听劝,而且有同行禁烟后失去了三分之二的生意!”考虑到吸烟区改造成本较高, 该酒家管理者选择全面禁烟。
问题 规定设禁烟区 没提面积比例
记者发现,酒楼二楼大厅面积较大,如果管理者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将二楼大厅全面改造成吸烟区,该酒店吸烟区的面积将大于禁烟区,这符合规定吗?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有不完善之处:只规定设置非吸烟区,但没有规定两个区域的面积比例,所以即使酒家将大部分面积都设置为吸烟区,也没有违规。
烟民上演三无戏码 试图逃脱处罚
“我哪里吸烟了,根本就没有。”不久前, 市控烟执法人员来到越秀区海珠北路的某酒家,在大厅一眼就看见一名身穿红衣服的中年男子正匆匆忙忙地把碗中刚熄灭的烟头和烟灰倒进垃圾桶。执法人员迅速上前拍照、教育、开50 元罚单, 当他们要求该名男子提供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并缴纳50 元罚款时,该男子表示:“没带身份证,没有手机,也没带钱。”
最终,在执法人员劝导下,这名男子意识到难逃处罚,这才掏出50 元交了罚款,并留下了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在越秀区中山六路的一家饭店, 也有一名刚刚熄灭烟头的男子上演“三无”戏码。他表示,自己“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没有钱”, 而且没有付账就直接逃跑,直到执法人员离开,他才回到饭店。
控烟要下猛药 更需长效机制
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或者乱扔烟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作文明陋习。作为全国首批立法控烟的城市之一,广州在控烟工作上可谓下了真功夫。以不少市民的直观感受来看,与几年前相比,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已经明显减少,说明控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承认,要达到全面控烟的目标,广州仍然任重道远。
首先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公众脑中不断强化“吸烟有害”这一认识。要让更多吸烟者明白,吸烟不仅关乎自身健康,更与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周围人们的健康密切有关。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仍有超过7亿人暴露在二手烟中,二手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甚至超过了一手烟。通过宣传教育,应当使吸烟者自省自觉:当他们想在公共场所点燃一支烟,脑海中自然而然投射出会给周围人造成伤害的影像,从而自发地减少吸烟的次数直至不吸烟。
而对一个城市而言,控烟成效如何也是一个检验城市文明的标尺,若随处可见叼着香烟的市民,大街上烟蒂遍布,无论这个城市的建筑多么华丽高耸,都难以让人形成文明美好的印象。身处其中的市民若对二手烟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毫不理会,这个人的素质也一定算不上高尚。尊重他人,保持环境卫生,这是文明最基本的表现之一。
纵观广州落实控烟采取的举措,不少都已走在了全国前列,例如尝试建立彩信平台方便市民举报吸烟行为,或者招聘控烟监督员深入到重点区域,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严格监督执法、“下猛药”固然值得称赞,但要让控烟效果再进一步,更需要形成长效机制,不放松、不懈怠、不断加码,逐步让公众改掉吸烟的陋习,逐步强化社会控烟的氛围和力度。
进行几次集中整治很容易,重罚几家违规机构也不难,真正难的是抓好每一天的日常监督,做好每一次的宣传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控烟与戒烟存在相似之处,本质上都是一个旧有陋习与美好目标之间不断博弈的过程。谁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只不过一时的决心难以战胜经久的陋习。控烟也是如此,关键还是看相关措施能否常抓不懈,决不能松一阵紧一阵。
文明的形成,需要时间来酝酿;控烟的成效,也必须以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评价才有意义。如何保持控烟工作力度不减、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间达成共识,既考验政府的管理水平,也检验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