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求是理论网报道 中央“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新规一出,民间舆论场禁烟控烟“好声音”一片。在叫好的同时,公众对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带头禁烟心存疑虑。
确实,要根治“权力烟”、“腐败烟”,取得全面控烟的长远成效,仅靠一纸禁令还不够,尚需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方能还民众一片无烟的“朗朗晴空”。
群众的担心是有原因的。有关部门规章明令公共场所禁烟两年多,上海、天津、广州、杭州等地也制定了公共场所禁烟的地方性法规,但好政策遭遇执行难,控烟、禁烟效果不理想。这固然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沉疴、人情往来的陋习等因素,但三公经费支出混乱、公款购烟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良示范也是重要推手,难辞其咎。地方政府本应是控烟禁烟的推行者,少数却变成了烟草购买者甚至推销者,负面作用相当明显。山西河曲是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县政协开一次会就花去公款6万多元,购买某品牌烟150条。开会供烟,吃饭发烟,接待时每个房间预备两包烟,可谓烟雾缭绕。湖北公安县2009年、2013年曾两次以“红头文件”形式强制摊派烟草,全县折合人均60包烟。除了这些极端案例,部分党政干部大会间隙扎堆“冒烟”比比皆是,公共场合、工作场所“腾云驾雾”毫无顾忌。就在中央禁烟令颁布不久,湖南省召开经济工作会,省委书记徐守盛要求干部不吸烟,但会议间隙仍有与会代表在走廊过道等公共场所“过烟瘾”,甚至私下议论“搞不懂”为什么不让抽烟了。
诚然“抽一口”并非领导干部独有,普罗大众好烟者处处可寻,但群众抽的是自己的烟,花的是自家银两。领导干部中诸如周久耕之流,抽的是“天价烟”,花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或是穿着人情往来马甲的“腐败烟”。大部分“烟枪干部”虽无周久耕之大贪,但也因好“抽一口”,对发“招待烟”、“业务烟”习以为常,对别有用心者送来的“烟饷”不设防。久而久之,既劳民伤财,更败坏党风、政风,污染民风,社会影响很不好。
让领导干部做禁烟的带头大哥,可谓抓住了全面控烟的“牛鼻子”,意在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示范,倒逼一些领导干部戒除“权力烟瘾”,干净做官,清白做事。此举能降低贪腐浪费发生几率,净化党风政风,推动社会“大气候”好转。发出了公共场所禁烟、全面控烟的有力信号,可谓“一石多鸟”。
全面控烟绝非易事,领导干部带头禁烟只是一小步。要确保公共场所禁烟、全面控烟取得长久实效,彻底遏制陋习,保障公众健康,绝非易事,尚需多措并举,建立长效机制。我国是人情社会、烟酒文化历史悠久,烟叶种植、收购世界第一,卷烟产量、消费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烟草税利世界第一。据统计,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2年烟草全行业利税8649亿元,同比增长15.7%。其实,早在2003年我国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0年间全球烟草产品销量下降10%,我国不降反升,增长了41.8%,增速全球首屈一指。
“十年控烟难”,效果难言乐观,这与至今没有一部全面控烟的全国性法律有很大关系。全面控烟,要从国家法律层面制定、完善控烟法令,增强法律刚性约束力。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虽有“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款,但该《细则》为卫生部规章,缺乏刚性约束力。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颁布“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全国人大启动全面控烟立法,同时推进地方禁烟立法、执法工作。
“严厉的监管比一摞纲领更有说服力”。全面控烟,要细化措施、强化监督。要进一步分解细化“禁烟令”的要求,尽快配套实施更具操作性的细则,明确监督主体和惩罚措施,让控烟不留死角。群众监督是最好的禁烟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作用,应将典型案例定期公之于众,让群众看到成果,敢监督、常监督。要加大财政资金和三公经费审查、审计力度,强化审计监督责任,严查以会议费、餐饮费、办公用品费等名义“转移支付”烟酒开支现象,重点稽查烟草公司、烟草销售渠道发票,从源头上杜绝烟草支出或变相支出。
全面控烟,要持续、广泛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教育。要强化宣传、文化、教育、卫生部门控烟教育中的社会责任,加大烟草危害健康的社会干预,纠正“吸烟是身份、地位标志”“香烟是交际敲门砖、润滑剂”等不良认识,大力塑造廉洁、健康、阳光的社会氛围。
全面控烟,要釜底抽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烟草对GDP和财政收入举足轻重,烟草税收(含烟叶税、增值税、消费税三部分)约占政府收入的10%,同时也维持着数以百万计烟农的生计。在一些地方,如云南省烟草还是支柱产业。全面控烟,需要经济、财税过分倚重烟草GDP的地区切实增强危机感,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的替代接续产业。国家层面也应出台专门的烟草转型产业资金,加大引导、激励力度。这是全面控烟的根本之策。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