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陪同领导在基层调研,总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各级各方面都很重视,层层传导压力,安全责任书层层签订,最后落实到基层员工身上,就成了一纸协议和签个名完事了。对于这种安全责任“一签了之”的现象和问题,亟需引起各级各方面高度重视。
安全责任必须扛在肩上,记在心上,落实好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这就需要做好调研,精准施策,逐一落实好领导责任、主要责任、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和涉及人员的安全责任,决不能责任泛滥了千篇一律,签个名就完事了,好像这就万事大吉,一切平安了。这种事情坚决不能走了样、变了形,失去了层层签责任书的真正意义了。
对于基层而言,就是要按照岗位需要,整理设计不同岗位需要的责任书内容,是谁的责任谁就必须扛起来。这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区别当然是蛮大的。如果依葫芦画瓢,大家的责任书都是一个模板印出来的,就是签名不同,这样的责任书还有什么现实作用呢。顶多就是签了、留存了资料,有了痕迹,而已。这样的“帽子”戏法,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没有一点儿用处。
安全工作天大事。一丝一毫一刻也不能马虎大意。等到安全事故出现了,再悔过、写检讨书处理责任人,不就真的来不及了吗?于事无补,责任书上空留个签名,有用吗?
正确的做法,现实的做法,就是毫不放松、决不让步,各人扛起各人的责任,在什么岗位就扛起什么责任,人人清楚、明白、明确,这样的安全责任书才是安全的保证、职工安全的屏障和部门、单位安全可靠的前提。为群众办实事,其实,安全工作到位了,就是对职工群众最大的福利。
不管怎么说,安全这件事上,决不能搞花架子、移花接木搞嫁接,凭想象干事作为,等事情出来了,再去认领责任,哪时候也很难分得清呢?
安全责任岂能“一签了之”,这不是一句大白话。更是一句忠告和警醒、安全提示和苦口良言,最好记在心里,不要反复。
在眼前,在心上,在签名上,更要不折不扣一点一滴体现在行动上,这才是安全责任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