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河南中烟公司的一份招录表在网上广泛流传,原因主要是有许多名校毕业生在烟厂一线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岗工作,有的还是研究生学历。这引起了全网的好奇关注,人们纷纷想探究下是何原因才让这些高材生甘于沉下心到基层一线?
对于出身农村的人来说,对这个问题可能体会更加深刻,也对该事件更有认同感。
你知道小时候没钱买草稿本时,是用什么作为草稿本的吗?
现在许多年青人可能想象不到,小时候念书,背的是母亲用帆布缝制的书包,穿的是有好几个补丁的衣服。
没钱买草稿本,孩子们会在平地上用石块打草稿做算术,还有的孩子会用几种颜色的笔在一张纸上打草稿,用完蓝色的笔再用黑色或红色的笔在上面打,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而最令人记忆犹新的,便是另外一种草稿本。
用2张32开大小的塑料纸,中间夹一层红纸,红纸上涂上腌制好的猪油,然后装订好。要用草稿的时候,就用断了头的铅笔在第一张塑料纸上面划写,字迹就清晰可见。写满一页时只要把上面一层塑料轻轻一掀,红纸上印出的字便全没了,于是便可以重新在上面写任何想写的字了。
一段时间过后,草稿本上的字就有点模糊了,原因是猪油干了。可以再次偷偷地将母亲的腌制腊肉涂在红纸上,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肉放回去。
有段时间,母亲存放腌制腊肉的储罐见底了,没有一丝肉末,只有盐味,而我正好草稿本上的字迹不能够显示清晰,我便把红纸在油罐边上用力地搽。可是,那罐身上也像许久没有沾荤一样,一点油都没有,无奈的我只好等着母亲下次买肉时再狠狠地多搽一点油,这样就能够用得时间长一点。
除了在上面打草稿,我会用无头的铅笔在上面练字,反正练习的时候要是难看立马可以掀掉字迹。
如今步入中年的我会时时想起童年求学的那些经历,尤其是这个草稿本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收获和启迪。
儿时的经历可以重复来打草稿,因为还有时间,可是,如今脚步匆匆的我却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打草稿了。每每做过一些后悔的事情,却再也不能像掀开那层轻盈的塑料稿纸,给自己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想这就是人生,一个没有草稿的人生。
回到文章开头,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关头,是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要养家糊口为先,对于拥有不同家庭的同学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况且职业不是终身的,有些即便在一线烟厂生产车间的高材生也不是永远就在一线岗位上的,他们还有更多的机会“出人头地”,退一万步讲,他们在烟厂没有更好的发展,还可以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到社会上自己喜欢的单位就业,但是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经济基础,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权。
人生不一定有可以打草稿的机会,但是一定要有时刻准备翻盘的资本。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