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荣光——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员工讲述的工厂变迁史

2020年12月03日 来源:《常德晚报》 作者:谭明
A+ A

  西郊,这是个具有方位指向又泛化了的地名。在每座城市,都能找到一个叫“西郊”的地方。

  1984年,何明喜来到湖南常德。他从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

  当年,作为全省卷烟生产企业中仅有的两家大型企业之一的常德卷烟厂,还在常德城向西几公里外田埂密布、稻花飘香的三岔路。对,就是老常德人称为“西郊”的地方。

  当然,他也算是赶上了常德卷烟厂从青阳阁搬到三岔路后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是年,常德卷烟厂年产卷烟达到创厂历史纪录的77.63万大箱,产量等主要指标位居全国烟草行业第二位。次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卷烟实行计划生产专卖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德卷烟厂的年产量就控制在70万大箱左右。

  消失的“机加班”

  因为在学校学的是机械加工专业,何明喜来到常德卷烟厂后,“理所当然”地分配到了当时的动力车间——五车间的机加班。

  常德卷烟厂早期的卷烟设备“进阶”十分缓慢。1951年建厂初始,从长沙采购的6台设备便是全副家当。1966年到1975年间,厂里的工人搞“小发明”“小革新”,土法上马自制新增了26台设备。搬到三岔路后,1975年到1985年间,常德卷烟厂开启了建厂后的第二次设备大采购。

  这些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高、易损件消耗大。为了节约开支,何明喜所在的机加班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工生产其它车间机器的易损配件。“图纸是我们从设备生产企业要过来的,就是钳、刨、铣的活,误差过得去就行。”

  当然,何明喜当时并没有想到,五年后,他的机加班就成了常德卷烟厂的历史。1985年10月,常德卷烟厂进口了第一台MK8卷接机。这是当时湖南省烟草行业引进的第一台进口卷烟设备。是年,常德卷烟厂“七五”技改启动,1986年之后,常德卷烟厂陆陆续续从英国莱格公司引进了一条制丝生产线以及卷接机组等进口设备。

  由于财力的缘故,这次设备引进持续了近6年。到1991年“七五”技改结束,常德卷烟厂40周年厂庆,那批卷烟设备陆续被淘汰。进口设备、新研国产设备精密化程度显著提高,故障率下降、易损件消耗减少,机加班加工的零配件已完全无法满足精密仪器的要求。机加班因此被调整出常德卷烟厂内设机构,归并到了“三产”企业,主要是面向社会开展小型机械维修、管道维修等业务。机加业务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然,何明喜只在老五车间待了一年有余。“七五”一期技改启动后,常德卷烟厂引进进口设备,专门成立了进口设备车间。1986年初,何明喜被临时抽调到进口设备车间跟班学习,随后又调到了厂技术处技改办工作。

  若干年后,何明喜回忆起这次调动说,这得益于他是当时厂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诚然,1985年的常德卷烟厂,大中专毕业生确实可以用寥若星辰来形容。当年末,常德卷烟厂1733名固定及合同制职工中,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有601人,不到职工总数的一半。其中,大专文化水平的只有40人,更是凤毛麟角。

  而今,常德卷烟厂的人才结构,早已今非昔比。当年厂里中专生都难得一见,如今大学生早就习以为常。数据显示,目前常德卷烟厂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163人,约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45.2%。

  托了新设备“福”的胡刚

  何明喜进厂后的第四个年头,胡刚也从常德工业学校毕业来到了常德卷烟厂。他回忆,当时的常德工业学校有专门的常烟班。

  他被安排在五车间。此刻,厂里的车间编组进行了调整,五车间不再是原来的动力车间,而是卷烟生产车间。他被分配在MK95上做加丝工。

  这是进口设备,在当时的常德卷烟厂那可是“宝贝疙瘩”,用的是最好的厂房、最强的班组来“伺候”它们。因此,他们车间成了全厂唯一有空调的车间。并且机器效率高,经常别的车间还在上班,他们就已经下班了。“真的是‘托了新机器的福’。”胡刚说。

  而当时常德卷烟厂的大多数车间,落后简易的设备、艰苦的工作环境仍是常态。曾在车间当过党支部书记的蔡运阶回忆:“工作环境差,车间相当拥挤,不到700平米的厂房挤满了不同型号的20台卷烟生产设备。车间不通风,唯独几个窗户,为了防止烟丝流失而长期封闭。没有空调,就几台吊扇慢悠悠地转;没有除尘设备,一旦设备保养,员工经常灰尘扑脸。今天我们的车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恒温恒湿、台时效率高、有规律的作息,这样的工作环境,在当时来说真的不敢想象。”

  当时,胡刚所在的MK95卷烟机是七人班组制。其中,车长及操作工(又称“挡车工”)1名、操作工副手1名、装盘工2名、加丝工2名、废品清理工1名。加丝工的工作职责就是给MK95加烟丝。刚入职的胡刚干的就是这份活,“每天的工作就是将烟丝从推车里用箩筐端出,再爬3个台阶,倒在MK95的烟斗里。”即便如此,胡刚说,比起其他车间的工友来,他们还是算不错的了。

  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进口设备的陆续装备,常德卷烟厂的生产经营不断走高。作为常德卷烟厂的主打品牌“芙蓉”牌卷烟,是当年红白喜事的标配,热销的那几年,常德西郊的三岔路成了常德城车水马龙最繁荣的地段。

  站在芙蓉花下照张相也是荣耀

  “芙蓉王”的上市,令走过一段“暗淡”期的常德卷烟厂再度焕发生机。随着厂子效益的不断改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三岔路的老厂区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2000年,常德卷烟厂全年生产卷烟72万大箱,主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4亿元,实现税利30亿元。这年,联合工房项目奠基。当年的烟厂厂报是这样写的:“8月28日,位于城郊的我厂联合工房工地艳阳高照……”诚然,此刻的洞庭大道西段,依然是常德城的城郊,依然是在“常德西”。

  在设备科待了快10年的何明喜,这次又到了重点项目办公室,重点办的职能与当年的技改办无异。此刻,他已不再有几年前在江浙羡慕别家工厂的心情。按照当时的标准,联合工房是当年烟草行业最领先的工房。“以前,是别人有什么我们买什么,国家局批什么我们就要什么,所以搞得整个工厂卷烟设备像个‘大杂烩’。没办法,钱不够,话语权不重。从联合工房开始,我们的品牌价值显现出来,在行业内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我们集中更换了‘大杂烩’的设备,根据需要统一了机型,并且开始尝试按需定制设备。”

  两年后,联合工房建成投产。“我们出去学习,对方一听说我们是常德卷烟厂的,立马肃然起敬。”胡刚回忆起当年的心情说,那时候,能在联合工房前的芙蓉花下照张相,都是件非常自豪和荣耀的事情。

  联合工房建成没多久,常德卷烟厂又启动了芙蓉王专线项目。于是,在常德卷烟厂职工的口中,联合工房又多了一个“老”字。比起上一个十年,设备迭代的速度,进入新千年的常德卷烟厂技改步伐显然加快的不是一点。中速机、高速机等不断出现在常德卷烟厂的车间里。原本科学的工艺布局,也不得不让位于“找空间放机器”。

  2008年,常德卷烟厂“芙蓉王”单品牌突破了50万大箱,产销量稳居全国高档卷烟品牌第一。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