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一场秋雨过后,群山环绕的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漫山滴翠。
一大早,村民王友菊便急匆匆来到虎山蚕桑扶贫车间,认真查看桑蚕饲养情况。看着一床床白中透青的蚕宝宝,她满脸含笑,因为这些蚕宝宝给她家带来了大变化。
长春村虽然距离黔江城区仅12公里,但山多林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前些年,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2017年全村620户187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93人,属于市级深度贫困村。
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17年结对帮扶长春村伊始,便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重庆中烟党组书记、总经理张力多次到长春村调研,了解村民需求,协调解决问题。他常说:“各结对部门要树立起结对户就是自己家人的理念,要像关心家人一样帮助他们。”
据介绍,自结对帮扶以来,重庆中烟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帮助长春村改善基础设施,新建文化广场,设立教育基金,开展志智双扶。2017年投资30万元;2018年投资150万元;2019年投资20万元;2020年捐赠防疫物资一批。
一方山水催生一方风物。“长春村山林覆盖率高,气候湿润,坡地较多;桑树生命周期可达20年,种植的第三年便进入盛产期,每亩养蚕纯收入3000元以上。”2018年,将产业扶贫作为重心的重庆中烟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并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召开扶贫产业项目座谈会,征求村民意见建议,最终决定追加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长春村发展蚕桑产业。
“有了重庆中烟的帮扶,我们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了!目前,村里种植桑树2810亩。”长春村党支部书记万书秦介绍说,为了保证桑蚕产业健康发展,村里大力推进“三变”改革,成立了5家农业合作社和1家联合社。
所谓“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流转土地资源,把土地变成合作社的资产,把土地的流转资金变成股金,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变成股东。
“村民们将手中的水田、耕地、林地折价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集中经营,除了每年有入股的保底分红及劳务收入外,还有产业发展的盈余可供分红。”万书秦说。
王友菊就是露菲农业股份合作社的一员。她和丈夫都是残疾人,丈夫在外打零工,她在合作社养蚕。“春天两茬、夏天一茬、秋天两茬,一年能养5茬蚕,每茬我能挣2000元。闲下来时,我还去桑园里管理桑树,每天能挣80元。再加上合作社分红,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的收入呢!”王友菊笑道。
“虎山蚕桑扶贫车间占地4000多平方米,像这样的车间,我们合作社有7个,年营收在100万元以上。”露菲农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李绍军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依托蚕桑,探索“蚕桑+N”产业,“‘蚕桑+香菇’‘蚕桑+肉鸡’‘蚕桑+蔬菜’,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蚕桑产业最大价值,让村民收入有保障、可持续”。
目前,露菲农业股份合作社已经投入30万元购买了香菇栽培架,等今年秋蚕结茧出售后,就购入菌棒在闲置蚕桑扶贫车间里发展香菇产业。
行走在村里,两层楼的砖瓦民居散布山间,小河清水潺潺,桑树茂密连片。桑园里,一簇簇朝天椒火红喜人,一只只散养鸡悠闲啄食。
“我养了2000多只肉鸡,平时就散养在桑树下,它们啄食虫子,饮山泉水,生态放养,卖价自然要高些!”看到记者,村民陈正昌打开了话匣子。他妻儿都身患疾病,此前家庭生活困难,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他一年养两茬肉鸡,市场供不应求。“去年,我家脱了贫。感谢党的好政策!”陈正昌说。
在重庆市卫健委扶贫集团驻长春村第一书记田杰看来,桑叶变成了金叶子,蚕宝宝变成了金宝宝。“持续发展‘蚕桑+N’产业,就是紧紧抓住了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去年,长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实现了整村脱贫,这离不开重庆中烟的大力支持!”田杰说。
秋雨初歇,阳光洒在长春村,勾勒出一幅产业发展、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