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在检查ZB25小包透明纸切割机构。 秦榛尉摄
从1996年进厂至今,23年来他一直扎根卷包车间一线,从挡车工、质管员、设备员、技术员,逐渐成长为设备专业班班长、车间副主任;
他把书房变成工作室,在一个又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一丝不苟地修改设计图纸、钻研设备原理、研究技术资料,为工厂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他勤于钻研,善于创新,作为第一发明人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完成30余项科技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
……
他是张彬,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涪陵卷烟厂卷包车间副主任。当第一次看到车间师傅维修设备时那种坚定自信的眼神后,他的心里就埋下一颗种子,暗下决心要像师傅一样,为设备健康运行保驾护航,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23年如一日,张彬勇担使命敢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出不凡的光芒。
心向设备——敢啃“硬骨头”,勇当“排头兵”
作为一名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1996年7月,张彬从四川工业学院毕业后进入涪陵卷烟厂工作。
张彬在涪陵卷烟厂的第一个岗位是挡车工,负责操作一台比较老旧的设备,劳动量大、效率不高。他耐住性子,仔细观察、小心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终于摸清了机器“脾气”,掌握了操作设备的窍门。在操作那台设备的第二个月,他的生产业绩便冲到了车间第一名。
把设备操作好,只是最基础的一步,张彬心里有着更大的梦想——直面影响生产、质量的技术难题,把设备改造好、维护好,减少设备停机次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彬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对照图纸了解设备结构,仔细琢磨每个部件;车间现场调试时,他就认真观摩,一点一点学习技巧,积累经验。
就这样,张彬一步一步从挡车工成长为质管员、设备员、技术员,在技术员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也正是在技术员岗位上,张彬得以了解全车间设备的技术资料、图纸,掌握了设备的“家底”和运行现状,为独立开展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张彬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卷接供胶系统有时会瞬间断流,导致烟支漏气、掉嘴,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经过仔细观察,张彬发现PASSIM水松纸供胶方式为胶泵连续不断供胶,由于胶泵压力降低和胶水物理性能变差,有时会出现供胶断流,断流后水松纸着胶减少或不能着胶,导致烟支漏气和掉嘴。
“断流十多秒左右后供胶又恢复正常,由于断流时间较短,操作工不易发现,检测器又不能完全检测剔除,这就造成问题烟支流入市场。”张彬回忆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张彬梳理了国内兄弟单位的做法。他发现国内不少厂家对PASSIM供胶系统进行了改造,供胶稳定性虽得到提高,但存在胶水易干、飞胶和调试操作不便的问题。
张彬心里想,必须自主设计一套装置,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连续两个晚上,供胶器的模型在他脑子里不停地旋转。两个不眠之夜加上三个白天的持续观察、查找资料,一个全新的供胶系统在他心里有了初步模型。在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后,他便一头扎进新型供胶器的设计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彬连续三周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累了,就在桌上趴会儿,眼睛花了,就滴一滴眼药水。他深知,作为技术员,攻克这些难题,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付出终有回报。张彬最终设计出了由控胶辊、上胶辊、胶缸、三级控胶机构、升降机构等8个部分组成的新型胶池式供胶装置。这种新型供胶器,通过胶池储胶,由上胶辊向控胶辊提供稳定的胶水供应,确保了胶水流量稳定,实现了水松纸表面涂胶均匀,彻底解决了因胶水间歇断流而产生的烟支漏气和掉嘴问题。
“问题就像‘拦路虎’,你不去解决它,它就会来找你麻烦。”在张彬看来,必须及时扫除影响生产和质量的各种障碍。
在涪陵卷烟厂,YP11•81型横向收集机是YP11装封箱机的前沿设备,负责将高架输送线输送来的条烟由纵向运行转变为横向运行,使条烟进入装封箱机进行箱装包装。
但在生产中,张彬发现横向收集机卡烟现象特别严重,仅2004年,涪陵卷烟厂3台横向收集机就卡烟8029条,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YP11•81型横向收集机卡烟问题,张彬连续3个工作日蹲守在设备旁,为了等到卡烟的瞬时情况,口渴了他都不敢到办公室喝水,生怕错过卡烟瞬间。
通过认真仔细观察,张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并对横向收集机提升装置进行了重大改进,引入条烟到位提升工作原理,设计了提升器控制凸轮、凸轮连杆机构、电磁铁离合机构和气缸驱动提升机构,改进优化了电控系统,从源头上解决了横向收集机卡烟的问题。该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并被设备生产厂家应用到新推出的设备上。
在不懈的努力下,张彬直面难题,勤于钻研,勇于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为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排头兵”。
心系企业——打好“攻坚战”,争创“新作为”
在立足岗位、踏实做事的同时,张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1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员的身份,让我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接受更大挑战。”张彬说道。
作为重庆中烟重点品规生产基地,涪陵卷烟厂承担着多款异型包装卷烟的生产任务,多款卷烟均采用大盖提拔式包装。
“与翻盖式包装不同,这种包装的'‘大盖’长30毫米,并且在外包装里还有两张作为提拔组件的内框纸。因此,这种异型包装用现有设备无法完成,只能靠手工包装。”涪陵卷烟厂副厂长彭勇介绍,手工包装作业效率低、质量把控难、人工消耗大。
面对这一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张彬与几位同事成立攻关小组,决定对ZB45型包装机进行改造,实现提拔式卷烟的全机器包装。
让张彬没有想到的是,这项改进竟是一场长达5年的“攻坚战”。
“我们先后研制了提拔式烟包内框纸包装装置、提拔式烟包盒盖在线检测分离剔除装置,对设备进行了大大小小十余处改造。”张彬举例说,“根据商标纸尺寸差异、上胶区域变动、成型位置变化等情况,改造原设备的商标纸输送系统、上胶系统和折叠成型系统;将烟包背面进行切割,实现烟包上下盖的自由滑动……”
涪陵卷烟厂卷包车间技术员张明强参与了这项改造,跟随张彬一起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一个个难关,我们一度想要放弃,但很多改进就是要一寸一寸地往前走。路很难走,坚持才会赢。”张明强坦言,这是截至目前他参与过的攻关历时最长的一个项目。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项目攻关的紧要关头,在成员想打“退堂鼓”的关键时刻,张彬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一起研究讨论,改进技术方案,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攻克难关。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所有改造顺利完成。目前,涪陵卷烟厂提拔式烟包已经全部实现机器包装,速度达到120包/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手工折盒产生的大量人工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次又一次磨砺中,张彬不断成长,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自己要做好,更要带好团队,为厂里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2018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彬创新工作室”被重庆市涪陵区总工会评为“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
以此为契机,张彬进一步扩大工作室规模,机电技术骨干从20多名扩充到40名。围绕生产薄弱环节、设备运行瓶颈、机电技术难题,他们以工作室为平台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为工厂提质增效提供了更坚强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重庆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一项项荣誉是张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见证,也是对他个人工作的肯定和褒奖。
面对荣誉,张彬显得十分平静。他深知,成绩和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企业的培养和同事的支持。
“我热爱这份工作,更热爱胸前这枚熠熠生辉的党徽和我们日益昌盛的祖国。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时代烟草人一定会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面对未来,张彬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