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强管理、重创新”总体思路,聚焦党建引领有力、标准体系健全、制度流程规范、创新活力迸发、服务烟农到位、运行管理高效目标,全面推进标准化烟站建设,夯实烟叶高质量发展基础。
抓基层,打基础,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山东省局(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烟站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力。
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大提升”等活动,明确发展定位,对标查摆短板,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生产观念、质量观念实现根本转变。同时,搭建“党建+”融合平台,打造“政治过硬、工作规范、深度融合、服务到位、力量凝聚、保障有力”的烟叶基层党支部,确定党员示范田3.1万亩,设立党员示范岗1983个,成立党员服务队170支,深入开展“我为烟农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在578个植烟村因地制宜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资源统一调配,探索稳定烟叶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同时,对全省烟站进行专项巡察,开展生产投入资金全面审计和专业化分级资金专项审计,多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抓整改,问题整改率98.8%;建立“3+1”廉洁风险防治清单,推动廉洁风险防治进制度、进岗位、进流程、进考核、进系统,基层队伍守纪律、讲规矩、重实干、作表率的观念深入人心。
潍坊诸城洛庄烟站专业化收购场景。 郑海峰摄
山东省局(公司)坚持把标准化管理作为提升烟叶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建立山东烟草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强化标准支撑,提高烟叶原料保障能力。
坚持中棵烟发展方向,夯实品种、轮作两个基础,全面推行提前集中移栽、减氮增密、水肥一体三项技术,落实高可用性上部烟叶生产“四熟”技术体系。同时,建立土地、用工、资金三个平台,扎实推进托管服务、农机农艺融合与绿色化生产,其中关键环节专业化托管服务率达77%,耕地起垄田管机械化率达93.5%,绿色防控区占比85.1%,清洁能源烘烤占比33.7%。基层烟站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用标准,解决了地市之间、县区之间、烟农之间生产技术认识不一致、落实不均衡的问题,形成了统一思想、问题导向、注重创新、狠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方法。
山东省局(公司)还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突出创新赋能,增强烟叶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建立工商研融合创新园,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处级干部领题、烟叶专班攻关、“百站全员创新”等活动,在关键农机装备研发、水造法井窖移栽、“一刷三拍”收购管控模式、雪茄烟叶生产等方面创新突破,有效解决了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建立全省烟叶创新成果共享平台,发布推广创新成果342项,其中70%以上来自基层烟站;构建以中棵烟为核心的原料供给机制、以现代化为特点的烟叶生产机制、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烟叶管理机制,提高系统思维、统筹发展能力,探索出一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抓载体、强支撑,系统推进标准化烟站建设
坚持全面覆盖,建立烟叶综合管理标准体系。财务、审计、党建、纪检、规范、烟叶等部门联合,烟站全员参与,厘清烟站职责定位,明确标准化烟站建设重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他们坚持自下而上制定标准、自上而下研讨论证标准,明确工作重点,统一思想认识。每年年底,烟区各部门集中召开研讨会,梳理短板问题,对标准体系进行修订,促进标准持续优化提升。
加强标准宣贯,建立标准化推动落实机制。针对基层烟站技术员制定标准化生产作业指导书,实现标准可视化、易操作、可考量;针对烟农制定提质增收操作手册,让烟农看得懂、学得来、做得了。同时,打破烟区地市区划界限,将全省烟站辖区分为两个片区,在关键环节开展片区之间、烟站之间“赛马争先”活动,搭建烟叶工作竞技舞台,促进烟站之间交流互动、比学赶帮超。此外,加强标准落实过程管控,在重点环节开展调研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开具整改单,并进行督促整改。
山东莱芜市局(公司)常庄烟站站长代士峰(左一)、烟叶收购质量主检陈伟(左三)指导烟农进行烟叶初分。 付伟民摄
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标准化烟站达标复评机制。明确建设标准,制定评价指标,编制山东省标准化烟站建设工作指南,每年开展标准化烟站评价验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复验摘牌,持续跟踪问效,形成标准化烟站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考核激励,把标准化烟站建设纳入烟叶生产经营专项考核,对基层烟叶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奖励。
通过持续推进标准化烟站建设,烟站履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得到高质高效落实,烟农满意度连续5年达到95%以上;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山东烟叶在高端卷烟配方中的使用比例大幅度提升,工业满意度不断提高;基层规范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按标准落实、按规范工作、按流程做事”成为全体烟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